第六百二十三章 義(第2/3頁)

此言一出,趙崇面色終於變了變……

……

聖駕行在北面高地上,紫宸殿大太監蘇城居高臨下,手中拿著一支精美的單筒望遠鏡看著下面的動靜。

他身旁,竟站著四個金發碧眼的洋人!

這四個洋人一身戎裝,手中亦皆有一支單筒望遠鏡。

他們用洋話嘀嘀咕咕說了一陣後,其中一人對跟在他們身邊的一個大乾官員說了幾句話。

那大乾官員便對蘇城道:“蘇公公,凱倫男爵說,現在這個距離,是最完美的炮擊距離。再遠一些,再近一些都不合適。而且越近,需要調整的炮口角度越大,威力越小。如今叛軍的攻勢遠勝於朝廷大軍,若是再失去了火炮之利,他們擔心會出問題。所以建議立刻攻擊。”

蘇城面色凝重之極,他用單筒望遠鏡不停的看著東西二面的情形,看到李道林和趙崇,不停的在和已經反叛了的信國公左崇和成國公蔡勇說話,心裏愈發不安。

如果李道林和趙崇說不動叛逆,如果他們反被說動,那對於崇康帝而言,將會是一場無法接受的災難!

念及此,蘇城眼神堅定下來,他決定助李道林和趙崇一臂之力!

……

行在東面,李道林看著信國公等人,傷感道:“子長,收手罷。過了這一次,等送走了王爺,咱們就離開。還記得當年王爺同咱們說過,韃子曾經打下過一片廣袤無垠的土地,既然寇可往,吾亦可往麽?王爺原是要帶著咱們,橫征天下的。如今,大乾已經安定,咱們就去完成王爺的舊志。只要咱們老兄弟在一起,何處不能得榮華?何處不能取富貴?!”

信國公左崇與景川候張聞、淮安侯程勝聞言,皆是神情一震,面色大為動容,三人異口同聲問道:“大哥(國公爺),果真可以如此?”

李道林似終於下了決心,神情反而輕松下來,緩緩頷首微笑道:“果真。如今正好是春天,咱們回去就走。帶著家將親兵,南下出海。這應該是賈家那位賈小子原本準備的路子,他一番謀劃,以為能瞞得過旁人,又如何能瞞得過我?既然他都能走,我們為何走不得?我已經派人打聽過了,安南、暹羅等國,如今愈發羸弱。再往南邊,有諸多漢人,都是前朝末年天下大亂時,百姓出海逃亡過去的。有咱們的立足之基!”

聽李道林這般說,左崇與張聞、程勝等人無不神情驚喜,原來他們的帶頭大哥,也早就開始謀劃後路了。念及此,眾人彼此相顧間,多有憧憬和喜色。

若能不兄弟們手足相殘,他們又怎會選這條路?他們並非野心之輩!

“大哥……”

左崇激動的起身,正要想上前走近些說什麽,忽地,從夜空中傳來一道淒厲的呼嘯聲。

左崇疑惑的擡頭看向夜空,有些恍惚,不明白為何好端端的會突然出現流星,也不明白為何素來處變不驚的李道林,此刻面色劇變,連連沖他嘶吼,讓他快趴下。

可是……

似乎太遲了些……

“轟!!”

“子長!!!!”

……

西面,宣國公趙崇見如何都說不動成國公蔡勇,面色微微肅煞起來。

其子趙昊已經得了他的囑托,去後面調後備兵力。

成國公蔡勇雖一直居於其下,也聽他的話,但趙崇知道,蔡勇此人鷹視狼顧,心腸陰柔狠辣,頗有算計。

怎甘長居人下?

蔡勇之所以藏身於後,未嘗沒有躲在他身後,讓他和開國公李道林拼個你死我活的心思……

此番義忠親王劉渙謀反,蔡勇趁機而動,未嘗沒有借此翻身的心思。

一旦劉渙成事,蔡勇便可借機操持軍伍大權!

雖然那個與他同名的信國公也反了過去,但趙崇以為,信國公有勇無謀,斷不會是蔡勇的對手。

到那時,以蔡勇的手段,就算生出更進一步的心思,趙崇都不奇怪。

所以,這會兒必是勸不回頭了……

“趙大哥,昏君無道,屠戮宗室,虐殺功臣,古往今來,再無第二人如他這般殘暴!小弟我非為私仇,而為天下大義,不得不反!大義當前,你我兄弟之私誼也顧不得許多,若有得罪之處,待誅了那無道昏君,小弟再與你磕頭賠罪!諸將,與我……”

蔡勇神情慷慨激昂,大義凜然,頗有在大義面前割袍斷義之決絕,趙崇見之,心中愈發凜然。

好在,拖延了這麽久,背後終於傳來了動靜,趙昊引了援軍來。

正當雙方就要再度展開生死決戰時,忽地,自北面傳來一陣悶雷般的響聲,幾道“火流星”劃破夜空,飛向了這邊。

趙崇見之眼神一亮,面現激動之色,而一箭之地外的蔡勇見之,卻面色大變,頭也不回的調轉馬身,“駕駕駕”的拼命想往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