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2/2頁)

趙青山聞言,這才想起賈琮如今的年紀……他抽了抽嘴角,再無話可說,一甩袍袖,大步往外行去。

賈琮身後四名錦衣緹騎,連忙跟在身後,押送出宮,打入天牢!

……

“還敢狡辯!!”

文華殿內,崇康帝龍顏大怒,雙目圓睜,一手拿著一份奏折,一手指著跪在地上為趙青山求情的寧則臣,厲聲道:“這份折子你難道沒看嗎?十數萬百姓啊!河套之地百萬民眾流離失所!朕每年連修行宮的銀子都省下,唯獨不敢缺少河工銀子,朕唯恐這等噩事發生,卻萬萬沒想到,到底還是出了差錯。朕瞎了眼,朕信錯了人呐!!”

狠狠將那份報災折子摔到寧則臣的臉上,崇康帝氣的險些站不穩。

唬的一旁戴權慌忙攙扶住他,哭腔求道:“萬歲爺,保重龍體啊!”

寧則臣面色木然的跪在那,道:“陛下,臣非狡辯。臣知陛下看重河工,因而特意將此事交由最趙青山負責。工部左侍郎林廣寧、河道總督柴梁,皆為一等一的幹才。此三人一同治河,八年來,任長江、黃河浪濤翻滾,也不曾發生過大水患。尤其是黃河,八年前,幾乎年年發水,年年鬧災。柴梁赴任後,整整三年未曾下過河堤一步,歷經八年,才使得黃河水清……”

“夠了!!”

崇康帝眼睛都發紅了,厲聲道:“朕不想聽這些,朕只知道,河套之地,一次淹死十數萬百姓。春寒之地,百余萬百姓流離失所,這一路,哪怕朝廷立刻運糧米賑濟,也少不得痛餓病歿三成,甚至五成!!寧則臣,那是數十萬百姓呐!!河道沿岸設有何兵,聖祖、貞元二朝黃河才不過三千河兵,朕在最艱難的時候,都咬牙堅持著將何兵擴展過萬。他們就算防不住,難道連警示都做不到嗎?若能提前三五日預警,何以至此?你還敢狡辯?”

寧則臣聞言,心如刀絞,又急又懼又怒,他知道此事理虧,然而卻不得不爭。

他自知早已是必死之局,除了妻女要安置妥當外,最放不下的,就是他一手建立起的新黨。

寧則臣知道,趙青山、林清河等人在他出事後,怕很難再做下去。

所以,他已經暗中選好了日後能承繼新黨的良才。

這二人正是極少沾染朝堂鬥爭的工部左侍郎林廣寧和河道總督柴梁。

二人無論是心性還是能力,都是寧則臣平生僅見的出眾。

既踏實沉穩,清正廉潔,又不缺雷厲風行之果決,能力極強。

最難得的是,二人八年治河,功勛卓著!

有此資歷,足以執掌新黨。

有他二人繼承新黨,新法必然不會隨著人死而政熄。

只要新法長存於世,他寧則臣便是以另一種生命,存活於世。

而若此二人出事,寧則臣當真想不出,如今新黨內,還有何人能挑起重擔!

“陛下,注重防範魯、豫、皖、蘇等地,不必過分思量隴右、甘蒙之地,原是臣吩咐他們去做的。有千般罪過,臣願一身當之。只求陛下……”

寧則臣心焦之余,難免亂了分寸,竟想到要以身抵罪。

卻忘了,這有與君王討價還價,甚至脅迫君王之嫌。

果不其然,崇康帝沒等他說完,就用極陌生漠然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後,轉身大步離去。

寧則臣這才醒悟過來,他剛才做了什麽蠢事,滿面痛苦之下,心中更苦。

陛下,相煎何太急啊……

此帝為明君聖君,然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性急,也太過……寡恩。

……

養心殿內。

崇康帝看著賈琮,面色較之前在文華殿時好看了許多。

當然,這好看也只是指面上陰雲淡了些,旁人看去,依舊面色陰沉,目光鋒利。

賈琮回復完皇命,崇康帝哼了聲,沒有就收監趙青山之事多說什麽,他審視著賈琮,道:“知道忠於王事便是好的,你年紀還小,能有這份自知之明,也不枉朕信重於你,往後好生做事。”顯然,賈琮於內閣門前同翰林院諸人所說之言,崇康帝已悉數得知。

不過他褒贊兩句後,話音忽地一轉,問道:“當日你上奏,在龍首原遇伏時,曾有義士事先警醒,才讓你一行人沒進入絕地。你可知,是何人示警與汝?”

賈琮聞言搖搖頭,道:“臣事後也探查了幾回,始終沒有線索。臣原以為……是陛下派在臣身邊保護之人。”

崇康帝聞言,抽了抽嘴角,目光隱隱有些古怪,頓了頓後,方道:“你下去吧。”

賈琮躬身一應,道:“臣遵旨。”

看著賈琮邁著方步離去,崇康帝也是無語,能將帝王爪牙之官做出幾分清流之氣來,古往今來怕也只此一人了,實在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