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第2/3頁)

甄應嘉苦澀悔恨道:“松禪公,太夫人臨終前,其實就說過,讓甄家借機退下。可是……族人們貪戀富貴,哪裏肯退啊?”

宋巖聞言,搖搖頭,懷念道:“奉聖夫人曾與我有恩,她是個睿智的老人。當年聖祖南巡,吾為金陵推官,聖祖於甄家召見江南文武,指奉聖夫人雲:此吾家老人。並禦筆親書萱瑞堂,賜為堂號。聖祖如此敬重夫人,不止因撫育聖君之恩,更因為奉聖夫人之睿智英明。可惜,爾等不聽夫人臨終之言。不過事已至此,也不必悔恨了。”

甄應嘉聞言,眼睛一亮,忙問道:“松禪公,太夫人在世時,常與晚輩提及您老,說她一世見過不知多少高門子弟,卻都不及寒門出身的您。還望您老能看在太夫人的面上,指點迷津!”

宋巖呵呵一笑,到了他這個心境修為,又哪裏會被這等討好之言迷惑?

不過,他願意隨甄應嘉往揚州一行,本就是為了償還當年奉聖夫人的恩情。

所以即使甄應嘉不說這些,他能幫的,一樣會盡力。

宋巖蒼老的面上布滿了老年斑,但一雙老眼中,卻滿是睿智的目光,他看著甄應嘉道:“到了這個地步,新法大行再難阻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死中求活。你以為琮兒為何如此狠心,下辣手整治金陵賈家十二房?甚至不惜將他們拖入與你家哥兒的謀逆案中?便是為了壯士斷腕,置之死地而後生!”

甄應嘉聞言,倒吸一口涼氣,道:“松禪公,您的意思是……”

宋巖心裏有些不滿這個迂腐夫子裝聾作啞,優柔寡斷,直接皺眉喝道:“你又何必如此?難道還不如一個少年?”

甄應嘉的精氣神一下被罵散了,面上苦澀之極,道:“松禪公,哪裏……哪裏有這樣簡單?我總不能,總不能也將甄家的族老們,一個個都送進謀逆案中去吧?”

宋巖聞言,連連搖頭,心中道,怪道天子如今愈發輕視甄家,倒也不全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緣故。

甄家這位自幼在蜜罐子裏泡大的家主,於庶務一道差的太多,別說比奉聖夫人,就是比他父親也遠遠難及。

嘆息一聲後,宋巖疲憊道:“你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借著你家哥兒的謀逆案,上表請罪後,配合江南督撫衙門,完成甄家的田畝測量和攤丁入畝新法的推行。江南各家素來以甄家馬首是瞻,甄家不動,他們才有底氣硬頂。甄家一動,再有秦家,大部分抵抗也就渙散了。適時,天子會念你之功,總會給甄家留一份體面的。

另外,甄家還有一處大難。

當年聖祖南巡,一共六回,獨你家接駕四次。

看似無限榮寵,聖眷優隆,可實際上卻欠下了戶部不知多少虧空。

目前還無人理會,但遲遲早早都會被人提出。

到那時,等待甄家的必然是雷霆之怒。

與其到那個時候甄家陷入滅頂之災,不若趁現在,早早的舉家還債!

也正好將你家手裏那麽些田都清理掉……

如此,落在世人眼中,甄家便是傷筋動骨元氣大傷,哪怕看在奉聖夫人的面上,朝廷也不會逼迫太甚。

但奉聖夫人的余蔭猶在。

正平,這是你們甄家最後的一條路了……”

甄應嘉聞言,面色一陣變幻,最終還是難為道:“怕是說服不了族人……”

宋巖聞言,大感失望,深深一嘆,世人啊……

……

入夜時分,賈琮終於擱置下筆,將厚厚一疊奏折合上,裝進一個紫檀木盒內,用火漆密封後,交給了展鵬,命他派人以六百裏加急,快腳傳遞至京。

等忙完此事,賈琮靜靜的坐在原林如海的書房內,一點點梳理著事情的脈絡。

有太多疑點,讓他漸漸快無法看透大局走向。

這一點,太過危險。

只是目前收集到的信息著實有限,尤其是最頂層的那些……

這讓他頗為棘手。

不知過了多久,書房門忽然被敲響。

賈琮道了聲:“進來。”

書房門被打開,賈琮看去,見竟是茶娘子進來。

他靜靜的看著她,等待她說明來由。

茶娘子面色凝重道:“大人,揚州府突然來了撥人手,都是強人好手,人數不詳,大概在三十人以上,但不能確定。下面人說,非尋常鹽丁之流可比。要不要加強防備?”

賈琮點點頭後,問道:“有多強?”

茶娘子面色愈發凝重,道:“我手下最強的兩個好手,與他們的人試探性交手後,都落在下風,他們極強!大人,這些人是那位太後家唯一的血脈帶來的麽?”

賈琮微微抽了口冷氣,緩緩點頭道:“多半是她,但……也未必全是。甄家和江南那幾家,包括賈、史、王三家,也都帶了人手來,未必沒有想要渾水摸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