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逃之夭夭(第2/3頁)

唯有到香菱時,她虔誠之至的磕頭後,說出了自己的心願:“求佛祖保佑我爹爹早日回來,保佑他老人家不生病,求佛祖爺爺……還我爹爹回來吧。爹爹回來後,香菱給你磕長頭……”說著,一邊磕頭一邊落淚。

這陡然的變故,讓一眾女孩子都紅了眼。

賈琮給小紅、春燕使了個眼色,她二人不嫌香菱嬌憨傻笨,平日裏相處的極好。

見賈琮使眼色,兩人忙去拉起香菱,拉到一邊哄了起來。

這等事,在此處不好亂說。

等香菱收了眼淚,過來害羞的與眾人道歉,一陣嘻嘻哈哈的取笑後,大家夥繼續遊寺。

不過到底都是女孩子,哪裏步量過這麽多路程。

逛完大雄寶殿,轉完平山堂,一個個就已經面色泛白,香汗淋漓,難以繼續了。

賈琮笑道:“今兒就到此為止吧,天色也暗了,明兒再去攀登一番久負盛名的棲靈塔。我叫軟轎來,送你們去西園。西園中有唐人點評的天下第五泉,泉水甘美。今兒咱們就用這天下第五泉水,煮山茶吃。”

這等有趣的事,哪個不喜歡?

本來疲倦的神色一掃而空,又嘰嘰喳喳笑語起來,好不歡快。

賈琮呵呵笑著,招呼人擡來軟轎,將一個個小丫頭送至西園。

……

揚州園林天下盛名,西園便是揚州鹽商們為孝敬佛祖而捐建。

園中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池水瀲灩,亭榭典雅。

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

此時夕陽西下,漫天紅霞。

紅光映著這山、這水、這樹、這人……

美不勝收!

坐於湖心一亭軒內,黛玉等人靜靜的觀看著晚霞落日。

若獨自一人觀此美景,或許會心生寂寞寂寥之感。

可此刻眾人聚集此處,恍若一家人團圓,再看此景,心中只會更添幾分美好。

連素來愛悲春傷秋的黛玉,此時觀此景都彎起了嘴角,目光柔和……

當夕陽落山,黑夜降臨,早有嬤嬤點起了七八只風燈,懸於亭下。

照耀的一片通明。

又有船只開來,幾個媳婦提著十來個食盒,盛著大明寺的素齋來備晚宴。

論奢靡享受,古人其實更勝後人……

許是走路太多又心情舒暢的緣故,連黛玉今晚都多吃了大半碗齋飯。

吃飽後,大家又一起吃了天下第五泉泉水煮出的山茶。

一群小年輕,哪有品茶的經驗?

不過是好頑罷,尤其是小角兒,也不知是品出了何等仙韻,裝模作樣的搖頭晃腦咋舌稱贊。

惹得眾人笑彎了腰……

弦月初升,漫天稀星。

有嬤嬤燒了幾盆錦炭至於亭內,又用紗帷將周邊攔起半截以遮夜風……

亭內溫暖起來,黛玉身著雪裏金遍地錦滾花狸毛長襖,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狸裏的鶴氅。

其她丫頭則是清一色的胭脂紅點赤金線緞子小襖,配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鬥篷,皆是賈琮所贈。

縱然是榮國府內,尋常丫頭哪有這樣的衣服和鬥篷穿戴?

也只有襲人媽死時,王熙鳳為了讓她體面回家,才贈送了一套“姨娘配備”。

不過賈琮對於這些與他從苦日子裏一點點熬出來的丫頭從不小氣,都是當大家姑娘在養,所以個個穿的極美。

黛玉坐在賈琮身旁,看了群嘰嘰喳喳仿佛說不完的頑笑話的丫頭們,悄聲對賈琮道:“你待她們可真好!”

賈琮斜倚欄杆,看著燭火下黛玉那種極美的俏臉,賞心悅目下心情舒爽,笑道:“她們如此待我,我便如此待她們。”

黛玉聞言,面色忽地黯淡下去,垂首不語,過了好久,才又擡起頭,眸中星星點點,看著賈琮問道:“三哥哥,當初你極難時,我沒有幫你,你可曾,怨恨過我?”

賈琮聞言,啞然失笑,看著滿臉愧疚不安,顫著睫毛難過欲泣的黛玉,愈發大笑起來。

見他如此,黛玉雖到底落下眼淚,可心裏一塊久久壓抑的石頭,卻悄然松動了些。

賈琮站起身,隨手撥亂黛玉額前發梢後,轉身面向池水夜色,遙遙遠眺揚州城內,突起的沖天火光,灑然道:“林妹妹且安心,你也太小覷你三哥哥了……”

遠方的火光倒映在賈琮明亮勝過星辰的眼中,他又輕聲道:“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吾為大丈夫,頭可頂天摘星辰,腳踩厚土安世間。天下大事尚且忙不盡,又哪有時間去回想那些蠅營狗苟之事?欲為大事者,必有大胸懷!”

……

揚州西城,鈺瑯街。

就在賈琮帶著一眾女孩子暢遊大明寺,在用天下第五泉泉水煮茶飲用時,白家大宅處,也終於發生了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