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中計了……(第2/3頁)

不想今日,得見子思你等儒生,方知儒道未絕!”

饒是以孟浩等人的立場,聽聞這番話後,一個個也都忍不住激動興奮。

只要此番言論流傳出去,他們也算可以天下揚名了。

哪怕他們之前聽人言,賈清臣貪圖白家豪富,想盡取其財以作軍資,因而憤怒,乃至破口大罵……

但也不得不承認,能得他這番點評,對他們而言,簡直受益無窮。

孟浩與一群同年好友們面面相覷,不明白事情怎麽發展到這個地步。

只是……

孟浩硬著頭皮,拱手問賈琮:“清臣兄,我等實不敢當此等贊譽。只是……心中天良未泯。白家在江南多行善事,且非一朝一夕。百十年來,多少江南士子,尤其是寒門學子,深受其恩……”

賈琮提醒道:“是朝廷,是大乾有恩於你們,縣學、府學的廩米,是朝廷所發,不是白家。白家所出之銀,皆來自販賣私鹽,此亦本為天下之財。是朝廷以天下之財養士,不是白家。”

孟浩語滯,又道:“我等自然不會忘此大義,可是……”

話未說完,竟又被賈琮打斷贊道:“說的好!子思亦知這才是大義!子思果然不錯……”

孟浩眨了眨眼,愈發跟不上賈琮的思路,他甚至有些心虛的回頭看向同年夥伴們,疑惑的想確定一下,他們說的是一件事嗎?

這也叫辯論……

然而就聽耳邊忽然炸響一道清冷的厲喝聲:“然而,連我等後進末學都知道朝廷大義,可有些人,食君之祿,受君之恩,高官做得,大權在握,雖是名教前輩,卻是狼心狗肺,忘了朝廷大義,辜負皇恩,也忘了社稷之重!堂堂朝廷命官,淪為商賈走狗!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子思,還有諸位江南士子,今日你們為了公義趕來圍我錦衣衛,可見你們心中有浩然正氣在。那你們可敢為了心中大義,與我賈清臣一起,共討國蠹奸佞?!”

孟浩等一群江南士子,一個個眼睛眨的飛起,腦袋裏的腦漿快轉成了漿糊……

啥意思?!

最後,還是孟浩出頭,語氣有些沒底,道:“賈大人,若果真有此類,我等自然聲討之,只是……卻不知大人所言何人?”

賈琮淡淡一笑,看向街頭,道:“來了。”

……

揚州知府趙寅面沉如水的坐在官轎裏,手中緊緊攥著一封信箋,眼眸中滿是駭然和驚怒。

從昨夜那些錦衣衛突然兵臨揚州府,趙寅心中便生不妙之意。

等到錦衣衛與白家鹽丁們幾番劇烈沖突後,又圍了鈺瑯街白家大宅,趙寅心中的不安感愈烈。

只是再不安,他也沒想到,在這個關頭,白世傑竟敢給他送來這樣一封措辭威脅的信。

玉石俱焚!

這個混賬,他怎麽敢?

可是……

再怎麽震怒,趙寅終究不敢不來,哪怕他沒什麽把握。

他赴揚州任雖不過三年,可自白家那裏收到的好處,不下二十萬兩。

另外戲班子收了兩班,大名鼎鼎的揚州瘦馬一年兩雙……

更要命的,是田產。

他是新黨幹員,本來身負清量田畝推行新法的重任。

新法原本目的就是極大的遏制土地兼並,可他卻……

趙寅心中說不出的悔恨和愧疚,但不能怪他啊!

雖然白家每年給他一大筆孝敬銀子,三節兩壽都不是小數,可他一樣要往上面上貢。

揚州知府是天下有數的肥缺兒,哪有那麽容易坐?

另外,家裏人口日繁,別說那戲班子,只那每年新進的兩房小妾,花錢就和流水一般。

再加上別的開支,真的不夠用。

只能靠多收些田產,添些進項……

一步錯,步步錯!

可是這些苦衷又不能說與人聽,只能越陷越深。

終至今日,受人威脅而不得不從。

趙寅心中大恨,只盼度過此難後,再與白家算賬!

……

官轎前衙役舉著知府衙門的回避旗牌,用銅鑼開道。

快至鈺瑯街,趙寅先讓仆從前去打聽。

待仆人轉了一圈回來,說諸多縣學、府學的生員和揚州府的舉子們都在尋錦衣衛的麻煩,並且說了幾個揚州府風雲儒生的名字後,趙寅心情大好。

江南本就人傑地靈之地,幾乎家家戶戶都供養讀書人。

但是士子素質參差不齊,有好有壞。

壞的自不必多提,好的裏,有幾人連他這個正經皇榜進士出身都覺得十分不錯,前途無量。

不止學識,品性也極佳。

更重要的是,皆出身江南望族!

他們背後的力量集結起來,絕不容小覷。

有他們打頭,今日事便多了幾分把握。

趙寅心頭大定,命轎夫再次起轎。

一路行至鈺瑯街錦衣衛停駐處,官轎落地,轎夫正緩緩壓下轎杆,仆從掀起轎簾,準備請知府老爺下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