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三人成虎(第2/3頁)

崔錚之後,崇康帝與八位軍國大臣的目光,齊齊落到了賈琮身上。

連一直無動於衷的李道林,都側目看了過去。

賈琮之所行所為,當得上一個奇字。

大乾疆土廣闊,臣民億萬,天才不知凡幾。

三歲能文、四歲能詩、十二舉人、十五進士,這等天才大乾出過不止一二個。

或力大無比,戰場之上能生撕虎豹者亦有。

可是如賈琮這般者,卻是少之又少。

或許也有,但能上達天聽者,僅此一人。

崇康帝看著面色淡然的賈琮,眼睛微眯,直問道:“賈琮,你那煌煌二萬言的戰場傷病營事條例朕和軍機都看過,十分詳實妥當,雖簡略,但卻有大用。你從哪學的這些?跟誰學的?何時所學?”

賈琮躬身答曰:“回陛下,臣大多是自學,自臣父母臥病於床時,臣便開始讀學醫書。只是無名師指點,始終未曾入門。臣往黑遼行時,所攜兩箱書籍中,便有數本醫書。於軍中隨軍醫見聞數日,因見民夫和士卒著實可憐,故展露微薄之力,勉力為之,十人之中也不過能救回四五人罷。戰場傷病營事條例中所記載之醫術,也皆為極淺薄之醫術。且許多條例,皆得自隨軍軍醫。”

崇康帝擰眉道:“你給李虎開膛破肚,取出火槍子丸,也是微薄之力?”

賈琮擡頭,看著崇康帝苦笑道:“陛下,當時子重……李校尉業已重傷昏迷,禦醫不能治。其家將親兵哀絕深慟,紛紛要以死相殉。臣實不忍心見此慘劇,只能趕鴨子上架。當年臣年幼時,曾於西城南集市胡同附近遇一海西洋人,教過臣一些粗略的畫技,還教過一點人體結構,就是心肝脾肺腎及腸胃等人體器官在身體上的布局。結合此理,臣才試著破開了李校尉的肚子,取出了子丸。其實再與臣一次機會,臣未必敢這般動手。”

“為何?”

崇康帝面上看不出信與不信,隨口問道。

李道林等人都凝視著賈琮。

前線送回的那份傷病營事條例他們都看過,也尋了醫術高明的名醫看過,都言雖然淺顯,但確實有效用。

唯獨開膛破肚之事,匪夷所思。

賈琮眼中有些後怕道:“臣也是事後才反應過來,幸好當時救活了李校尉,若是當時沒救過來,他手下那些驕兵悍將,非殺了臣給他陪葬不可。適時那些人,實在有些瘋魔了……”

見他如此,崇康帝哼哼一笑,眼神深邃的看著賈琮,道:“你確實膽大包天,當日若果真失了手,後果之嚴重,怕是你們兩個都承受不起的。”

此言一出,連李道林都變了臉色。

若當時賈琮仗義出手相救未果,反被李家家將親兵所殺,那……

整個大乾勛貴功臣,都會亂成一團。

開國功臣一脈必然會借此掀起軒然大波,適時整個開國公府都要為之受累。

至少,李道林這個軍機大臣,必然再難當下去。

國公之位會不會被除,亦是兩說之間。

那時崇康帝拉東家打西家,再拉西家打東家,主動權盡歸其手……

何其險也!

念及此,李道林第一次看了眼李虎,只見李虎一張臉慘白,冷汗直流。

顯然,並不愚蠢的李虎,也想到了這種可怕的後果……

心中冷哼一聲後,李道林收回目光,決議回去後,教教這個混賬兒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

至於賈琮相救之恩……

李道林虎目微微一眯,遺忘比銘記報恩,對賈琮更有好處。

禦椅上那位的心思,他又怎會不明白?

開國公府若果真交好賈琮,怕反而對賈琮不利。

就聽崇康帝又問道:“幼時洋人又是怎麽回事?”

賈琮聞言,絲毫不見慌亂,答道:“臣初入族學時,因出身鄙賤,所以少有頑伴。後在上學途中,遇到一名喚保羅之洋人,他與臣說話,因其官話怪異,臣覺有趣,便漸漸相熟。保羅教了臣畫技和一些西洋醫理……”

聽賈琮直呼保羅之名,寧則臣等人都微微皺起眉頭。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豈能不避師長名諱?

“那後來呢?”

崇康帝面色不變,淡淡問道。

賈琮答道:“後來,保羅要求臣入他的上帝教,信奉其上帝。本也沒什麽,世人可信佛信道,臣當時不懂太多,以為信個上帝也沒大礙。可是入教後,保羅教臣讀聖經,要求臣只信上帝,不可再跪拜父母,年節乃至清明時都不許祭拜祖宗,甚至,只認上帝,不許祭拜孔聖。彼時,臣雖年幼,亦知此必為邪教也!自此再不敢見此人,後來,便不知其人下落了。”

聽聞此言,寧則臣等人恍然,若是邪教,賈琮直呼其名便不為忤逆,反而算是改邪歸正了……

唯有崇康帝依舊神色不變,心中卻十分滿意,因為據錦衣親軍和中車府打探,的確探聞出都中曾有這個名叫保羅的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