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聖旨(第2/2頁)

本分做事,立下大功,待功成之日果斷隱退,說不定還能留條出路。

若是這個時候就想撂挑子威脅君父,那才是頃刻間的滅門大禍。

這就是勛貴府第和尋常臣子之間的區別。

勛貴府第總有一份香火情在,有祖蔭庇佑,夾著尾巴做人總能苟且幾十年,換個皇帝,說不定就又起來了。

可是尋常臣子,縱然位列宰輔,一旦聖眷不存,說倒也就倒了……

寧則臣面無表情,緩緩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吾等教子不善,闖下這等滔天大禍,死有,余辜。”

“元輔……”

聽聞此言,趙青山,林清河,吳琦川三位閣臣紛紛色變,嘆息一聲勸了聲。

只是卻不知該如何為繼。

他們與寧則臣相交數十年,志同道合,十分敬他。

但對於寧觀寧元澤……卻實在難以苟同。

倒不是說寧元澤癡蠢,事實上寧元澤是他們生平少見有才賦者。

只是雖有才卻無沉穩心性,氣度桀驁,偏內心又敏感多疑,使得身體孱弱多病,非長壽之相。

這樣的人,再有才華,也難當大任。

只是眾人雖早就認為寧元澤難成大器,卻沒想到,會給新黨帶來今日之厄。

若是……若是寧元澤有他苦心算計那位的心性就好了。

林清河緩聲道:“元輔,閹黨氣焰未盛,就被一網打盡。戴權縱然未被處死,想來也再難有機會猖獗。只是……勛貴一脈,怕要起來了。或許,他們更棘手。”

寧則臣並未開口,趙青山不屑笑道:“林公莫要高看那一脈,若是貞元勛貴一脈,我等自然會如臨大敵,他們軍權在握,人才輩出,還未被腐朽淫樂荒廢。可開國功臣一脈……哼!”

吳琦川提醒道:“北靜王水溶氣度溫潤,秉性也算正直。”

趙青山連連搖頭道:“書生意氣太重,不通實務,且四王家族功在太祖時,因而封王。到了聖祖時已經沒了實權,再歷經貞元、崇康兩朝,只剩一空架子,實無妨礙。”

林清河則道:“水溶雖書生氣重,可身份太高,且又頗得聖眷。再有……賈家那位。”

盧廣孝面色忽然炙恨,插口道:“此賈家庶孽,實不當人子!因他一人,使得多少人受到牽連?此子心性狡詐,當早日除之。”

眾人聞言,沉默了稍許。

盧廣孝本為新黨中堅,這且罷了,還有一個寧元澤,直接牽扯到新黨魁首,大乾元輔寧則臣。

有些話,他們也不好說……

卻聽寧則臣聲音低沉沙啞道:“稚圭,不要讓仇恨迷住了心。此事若非……賈家子,及時捅破揭露,事後反彈只會更酷烈。元澤……還是太年輕,想法太簡單。現在,我等只需做好本分之事,秋闈舞弊一案,任由楊蘭台去查。”

盧廣孝聞言急道:“元輔,那賈家子此刻必然極端仇恨我等,若任由他們施為,必會打擊報復!我們……”

寧則臣擺手,止住了盧廣孝之言,目光透過窗子,淡漠的望著外面皇庭中的那株老梧桐,低沉道:“若他果真如此,本輔反倒放心了……”

……

神京西城,榮國府。

前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嘗聞勛貴之家,多忠勇知義之士……”

“今有榮國之孫賈琮,孫肖其祖,於沖齡之年,孝聞天下……”

“處事機敏,斷事果決,不落不義之誘,能全忠孝之節……”

“古有舉孝廉以褒忠孝之義,今朕又何吝一舉人業位?”

“今皇命欽賜汝為舉人功名,垂皇恩以嘉孝義!”

“欽此!”

香案前,一身著大紅蟒袍的太監陰陽頓挫的宣讀完聖旨罷,滿面笑容的對跪在地上的賈琮笑道:“舉人老爺,快領旨謝恩吧!”

賈琮身上本就有世位在身,因而恭聲領道:“臣賈琮,謝陛下天恩浩蕩!”

一旁賈政、賈璉等人,皆激動不已。

對他們而言,一個舉人並算不得什麽,關鍵是這位聖眷,實在難得。

就算考中一個解元,一個狀元,又哪裏比得上這個榮耀?

賈琮卻只面色淡然的站起身,自大太監手中接過聖旨和舉人文書後,再次致謝。

賈璉自後面而來,拿了紅封送給大太監。

這種活計,賈府深得其味。

果然,大太監收了紅封後,愈發親熱,對賈政、賈璉將賈琮贊了又贊。

最後又道:“對了,還有一事。賈公子,順天府鄉試舞弊一案,是由賈公子率先揭破,但現在只露出冰山一角。所以陛下希望,賈公子能夠再度發揮機敏才智,幫助蘭台寺左都禦史楊養正楊大人,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此案辦成鐵案,減少惡劣影響。這一科鄉試已然作廢,賈公子是唯一的舉人,就該擔起這份榮耀和責任。明日一早,賈公子可以直接前往貢院,與楊大人匯合。賈大人,賈公子,咱家告辭,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