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錙銖計較(第2/3頁)

邱三其實也不過十七八歲,雖比賈琮大好幾歲,可這會兒卻激動的滿是孩子氣,抹淚不止。

倒是賈琮,頗有長者之風,勸了兩遭後,邱三方急急入內。

賈琮對青竹笑道:“小廝尚無歷練,讓姐姐見笑了。”

青竹看著賈琮,眼神明亮,卻沒說話。

過了稍許,就見邱三急步奔來,手裏捧著一個木匣,不算精美。

賈琮接過後,對邱三道:“這位青竹公子,日後怕會與你多有聯系,你好生相敬,不可怠慢。”

邱三忙道:“公子的朋友都是一等一的貴人,邱三怎敢輕狂?”

賈琮笑著點點頭後,道:“在家等候消息吧,晚會兒我再來。”

邱三應下後,恭送二人出門。

待重新關上院門,他一個人在小小庭院內激動的跳了起來!

他是極有經濟頭腦和天賦的人,因此更明白他如今做的事,是何等了得之事。

公子說的沒錯,用不了多久,這長安城裏就知道有我邱三這一號人物了!

……

永興坊,葉宅。

賈琮與青竹入了宣寧堂後,就看到芙蓉公子葉清正與一年輕女子閑話。

見他進來後,葉清先打量了兩眼,又掃過賈琮手裏的木盒,並沒在意,對那年輕姑娘笑道:“喏,給你請來了,有什麽話,你自己說罷。”

說完,也不多言,顧自拿了本書,倚在香塌上看書。

不過瞧見賈琮往她手裏書面上瞄了兩眼,想起當日情形,俏臉微霞,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姿態瀟灑,舉止大氣。

“寧羽瑤見過清臣公子。”

寧羽瑤看到賈琮入內後,一雙眼就落在他身上,待其眼光看來,便福下見禮道。

賈琮聞言眼睛微眯,忙避開,依禮躬身道:“賈琮見過寧姑娘,不知寧姑娘尋在下有何吩咐?”

寧羽瑤聞言,聽出話中疏離,心中苦澀,悲聲道:“當日我還特意命梨兒告知公子,家裏只會感激公子出手,揭露那偽君子之面目,卻不想,令師兄卻因此而遷官瓊州。雖升了巡撫,可是我又怎敢自欺?再不想,有一日我竟成了言而無信,恩將仇報之人,實在心愧。只是我不過內宅一女子,幹預不得前宅和朝廷大事,只能親自來與清臣公子道一聲歉……”

說著,眼淚滾滾落下。

看得出,這些日子她確實飽受內心煎熬。

上方葉清聽到動靜,都合起書,側目瞧了過來。

賈琮卻似有些莫名,道:“寧姑娘是不是搞錯了?我師兄宋先由江北布政使升任瓊州巡撫,分明是因為黨爭之故。只因治政觀念不同,所以才有此舉。再者,我師兄早幾年就想請辭養病,這次也是正好得了個機會致仕,去不得瓊州為官。朝廷政務,何等肅穆莊重,寧姑娘是聽何人所說,怎會和這等兒女私情相連?難道是寧相告訴你,他要為姑娘出氣才這般所為?”

“不是不是……”

寧羽瑤一叠聲否認道,然後細細的看著賈琮,卻從他面上瞧不出一絲不妥。

她輕聲道:“家父從未這般說過,都是我自己想的,倒是哥哥……說的和公子所言相仿。那……也許,果真是我多心了。不過,公子難道不惱你師兄被迫致仕?”

說至此,寧羽瑤緊緊抿住口,擔憂的看著賈琮。

賈琮呵呵笑道:“寧姑娘,你是閨閣姑娘,所以許是不大懂朝堂政事。

令尊是新黨魁首,一心想要變法強國!

此心是好心,許多新法,也都是極高明的政法。

然而想將這些好心及好法,轉化為利國利民之治民國策,還需要大量心向新法的官員去施行。

我們都很清楚,令尊與家師及師兄沒有任何私怨。

相反,令尊還極尊敬家師。

他們只是治政心得不同,所以,才不得不讓師兄致仕。

畢竟,相比於私交,事關億萬黎庶的國朝大政,更重要。

寧姑娘,你現在明白了嗎?”

看著侃侃而談的賈琮,俊秀的面上不帶一絲責怪怨恨,滿是陽光溫和的笑容,好像真不以此事為忤,寧羽瑤心中那塊石頭終於落地,她極高興,再度行禮道:“羽瑤多謝公子開解,才讓我知道朝堂上新舊黨爭,原來並無私怨,只為國朝百姓。如此,我心裏就不再難過了。”

賈琮笑著點點頭,沒再多言,看向上方面色隱隱古怪,嘴角忍笑的芙蓉公子葉清。

見他目光轉移,寧羽瑤心裏隱隱有些失落,卻極有眼色,又謝過葉清後,就告辭離去了。

等送走這位宰相愛女後,葉清眼神不善的看著賈琮,嘲笑道:“還果真不是一個好人,就這樣花言巧語騙了人家姑娘,連眼都不眨一下!你怎就忍心欺騙一個這樣心地純善的女孩子?”

賈琮奇道:“要不然呢?難道告訴她她爹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不墜,不以女兒為重,不顧道義恩情,翻手就是雷霆一擊?真要那樣,這位寧姑娘怕會更加和自己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