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相約(第2/3頁)

國子監作為官家第一學府,素為都中清流重點陣營之一。

今日發生的事,涉及內閣大臣,甚至到了喊打喊殺的地步,自然瞞不過朝廷。

至於賈琮那番話的心機,朝堂上那些拔出根眼睫毛都是空的人精們,自然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只是摸不準他到底是哪種動機。

在宋巖面前,賈琮直言不諱道:“兩者皆有,後者為重。弟子從不妄圖用言語去說服對手,也不會執著的去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呵呵呵……”

對於賈琮早熟和偶現的妙語,宋巖已經見怪不怪了,他道:“你能有這樣的想法,旁人以為你是用套話在壓人,可我卻以為,你心中怕當真是這樣想的。這不是天真,而是站的高度更高,遠比一國子監監生的位置高。那些嘲笑你幼稚之輩,只能說他們的高度遠遠跟不上你。”

宋華對其祖父對待賈琮不同的態度也已經麻木了,同樣見怪不怪。

他考中進士,宋巖也不過點了點頭,哪裏這樣點點滴滴的分析過?更別提褒贊了。

只是他心思醇厚,不會生嫉,反而笑著提醒道:“小師叔,廣文館數人我認識,周劍文算得上是君子,今日之事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但那張瑞張明友,心胸卻並不寬廣,多半會再生事。”

賈琮點頭道:“我知道此人,在廣文館中風評都不佳。他自身是沒什麽底蘊的,真要再生事,多半是借刀殺人,呵……”

宋華聞言,抽了抽嘴角,道:“是我白擔心了……”

宋巖見之,呵呵笑了聲,道:“你師叔年雖小,卻是個有主意的,不用你擔心。日後,說不得還要你師叔照顧你。”

賈琮看著面呈窘態的宋華笑道:“相互照應才好。”

宋華倒是個實誠人,看著賈琮道:“論臨場機變,我的確不如小師叔……對了小師叔,恩榮宴之後,下月初一瓊林社要在芙蓉池和曲江池舉辦一次瓊林宴。適時在都中長安最優秀之年輕俊傑多會收到請柬,我亦有邀請函,小師叔可願來否?”

賈琮還未說話,宋巖就道:“清臣,去瞧瞧也好。讀書雖要勤,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禮曰: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再者,學業之道,閉門造車不可取也。汝與子厚一同去見見,交一二雅友,閑暇時書信往來,可去枯燥沉悶。”

賈琮笑著應道:“既然如此,我去就是。只是不知,為何會在兩處舉辦?”

這個問題,宋巖就不答了,而是目光淡淡的看向了宋華。

宋華卻是老臉一紅,在宋巖的注視下,訕訕笑道:“小師叔,我等讀書男子,自然是在曲江飲宴。不過那芙蓉池,卻是都中負有才名的名門佳媛相聚。兩處自然不通,不過會有侍童來往兩處,將曲江池的好詩詞送往芙蓉園內紫雲樓,由她們點評排出瓊林榜。”

賈琮見宋華越說越忸怩,忽地想起一事,問道:“子厚,太常寺谷寺卿家的閨閣,莫非就是瓊林榜執事?”

宋華聞言,臉色登時通紅,羞愧之極,幾無容身之處。

說起來,這點還是與禮不合的。

宋華與太常寺谷家千金去年就定了親,只待金榜題名大登科後,再來一次小登科。

如今看來,兩人卻不止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麽簡單。

在此之前,想來已有才子動佳人的戲碼。

這會兒賈琮來取笑,宋華自然羞愧難當。

到底是教養在身邊的長子長孫,又這般醇厚老實,宋巖以目示賈琮,適可而止……

畢竟,以才華博得美人心,也算不得醜聞。

賈琮見之一笑,岔開話題道:“不對吧,曲江也就罷了,可那芙蓉池紫雲樓是皇家園林,誰能進得去?”

宋華借著台階趕緊下,解釋道:“瓊林社會首出身不俗,芙蓉公子乃太後嫡親,備受寵愛,所以……”

賈琮明了,道:“好,下月初一我便不回國子監了,在家等你恩榮宴罷,一起去曲江池。”

二人相約後,宋巖道:“子厚先回去歇息吧,明日還要去禮部赴宴,少不了詩詞考校,稍做準備才是。”

宋華忙領命下去。

待宋華去後,賈琮便將今日之事一五一十的說了遍,從發現陳然不妥之處說起。

待說罷後,靜靜等宋巖指點。

他雖是穿越眾,心智遠比十二歲的孩子成熟的多。

但他不認為,他在處理人心算計上,就天下無敵了。

實際上,他還差的遠。

論起心計謀算之道,那些當朝做了一輩子官而不倒的巨頭們,哪一個不是祖宗級的厚黑巨擘?

或許治國大道上未必多有才華,但在人心算計上,若不爐火純青,也站不到金鑾殿上。

即使僥幸站在那,也難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