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客至(第2/3頁)

這,才是煌煌正道!

也是黨爭的有利一面。

卻不似爾等這般,將黨爭的弊端恣意放大,喊打喊殺!

若朝廷真如你們所言,祭起屠刀,那必然只有一個結局,就是黨爭亡國!

如今聖天子在上,豈會讓爾等胡作非為?”

一通言罷,見張瑞還在怒視他,賈琮哂然道:“心存陰私,難成大器!汝日後若為官,必為大乾禍害。”

說罷,與陳然、吳凡轉身離去。

“你……你血口噴人!賈清臣,你仗勢欺人!”

看著賈琮的背影,張明友氣的人都顫栗起來,指著賈琮破口大罵。

仗勢欺人,是舉監生與蔭監生發生矛盾時,必舉的旗幟……

只是賈琮哪裏會理他,腳步都不頓一下,揚長而去。

張明友憋屈之極。

不止是他,連周隆等人都覺得憋屈的很,一個個面色古怪。

他們不知該說賈琮奸詐,還是該說他年紀太小,見識太淺,思想幼稚可笑。

偏偏,賈琮這番話,從大道理上講,是沒錯的。

可若真能如此,世界都太平了,大家還黨爭個屁啊!

什麽時候黨爭能如此含情脈脈了?

大道之爭,和道統之爭一般,從來都是血淋淋的。

說什麽同殿為臣無私怨,共為大乾謀福祉……

都是笑話!

新舊兩黨不僅有私怨,私怨還大的很。

而之所以將鬥爭失敗的大臣流放至金陵應天府為官享福,絕不是說什麽想讓對方看看新法大臣後的氣象,只是一種不成文的潛規則:

刑不上大夫。

也是諸人為自己留一條退路,私心罷了。

和賈琮說的那些“假大空”話,半文錢的關系都沒有。

放在後世,賈琮這些話就是新聞聯播性質……

可是,他說的話有錯嗎?

誰敢否定?

賈琮也沒站舊黨,也沒說新法的不是,就是呼籲大家和氣些,團結一致為大乾謀福利。

多美好啊!

美好到眾人的智商都開始退化了,希望這一切真能發生……

“咳咳!怪不得,大司空讓他少談政治……”

周隆幹咳了聲,面色古怪道:“諸位,賈清臣今年不過十二歲,未經世事,不知政途險惡。

新法想要大行,絕不是頑童戲耍那樣,靠排排座分分果就能做到的。

縱然我輩願意,可那些利益霸占者,難道他們也會願意?

萬不能對他們抱有幻想,凡是阻礙新法者,便是我輩之敵!

當然,舊黨若都自願去金陵應天府養老,也不是不可以。

可他們願意去嗎?”

眾人聽聞此言,這才陡然醒悟過來,智商恢復了正常水準……

紛紛附和道:“此言極是,正是此理!”

張瑞更是咬牙切齒罵道:“黃口小兒,滿嘴胡言!我看,他就是一個奸猾狡詐的舊黨賊子!”

……

等離開身後諸人的視線後,張然埋怨道:“那些人分明在小瞧你,根本不信你說的那些……”

賈琮淡淡道:“子川兄,你不覺得讓對手小瞧,是件難得的事麽?”

陳然一滯,又道:“他們根本不認同你那些說法,心裏指不定在笑話你天真。”

賈琮看了他一眼,奇道:“難得今日我說的天花亂墜,和他們大戰三百回合,他們就能認同我的話?”

陳然好似明白過來,搖頭道:“絕無可能。”

吳凡嘿嘿笑道:“所以小師叔才拿那番話,堵住他們的嘴。否則啰嗦起來哪有安靜的時候?小師叔先前壓根兒就沒想和他們多說什麽,是他們非逼著小師叔說的。卻不想小師叔用這番大白話,噎的他們有口難言,哈哈哈哈!”

陳然依舊想不通,道:“他們多是舉監,有個舉人身份,怎麽會贊成新法?他們難道沒有接受土地投獻?我聽說,外省的舉子鄉紳就沒一個不罵新法的。”

舉人可以免稅,所以農戶們通常願意將田地投獻到舉人名下,給舉人交租,以此免除朝廷稅賦和徭役。

合下來,遠比自家持有便宜的多。

而舉人也憑白得到諸多田地收租,大發橫財。

有聽說過窮酸秀才的,卻沒聽說過窮酸舉人的。

說白了,舉人是借朝廷優容養士的政策,反過來挖朝廷的根基。

然而若是士紳一體納糧的話,舉人的特權就沒了。

多收的田地,也要交稅,遇到災年,甚至入不敷出。

對有功名的人來說,極大損壞了他們的利益。

所以現在各地鄉紳們鬧的厲害,甚至出現了生員罷考的大事。

因此,陳然不解。

賈琮呵呵一笑,道:“國朝自開國至今,已逾百年,太平了這麽多年,你想想,各省有多少有功名的舉子進士?而現在新晉的舉子,就算中了舉,黃榜有名。可哪還有那麽多田地給他們投獻?尤其是那些科舉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