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世翰堂(中)(第2/2頁)

眾人聞言愕然,愈發糊塗,多半不大相信。

不過看到小夥計手上的書箱,也不得不信。

張元也是一怔後,看向那老婦,道:“老人家,這夥計說的可是實話?”

那老婦人還在落淚,不過還是點了點頭,道:“是實話。”

“咦!”

眾人又一片嘩然,鬧不清搞什麽名堂。

張元也蹙起眉頭來,看了看婦人,又看了看夥計,之後對那滿身傷感之氣的老婦道:“老人家,你為何非要買他家的書?”

那老婦道:“這位相公不知,老婆子本是城西十五裏外二賢莊趙家婦,先夫病故八年,只與一子相依為命。

因是老來得子,先夫在時,每日教導我兒,要用心讀書,日後考取功名作秀才相公,做舉人老爺。

先夫聽聞都中有一名為世翰堂的書坊,這家書坊內的書,是大乾頂好的書。

因而省吃儉用,攢了好些日子,才托莊子裏蒙學教諭,從都中帶回一套四書五經來。

只恨命苦,在此之後沒幾日,先夫就病逝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度日。

好在我那兒子爭氣,不貪頑不淘氣,日日苦讀不輟,連學裏的先生都贊他讀書好,必能進學。

正打算過了今年,就下場趕考。

可誰知,我那苦命的兒,竟得了咯血之症,一病不起,命不久矣……”

“唉!”

眾人多有憐憫之心,聽聞此等慘事,無不大起同情。

就聽那老婦再道:“請了多少郎中,都說只能熬日子了,不行了,老婆子眼睛快哭瞎了,也沒用。倒是我那兒,心地廣闊,只說命該如此,不需太過費心,還整日勸老婆子莫要哭。”

愈說愈慘,周圍人都紅了眼圈。

有出主意請名醫的,有貢獻偏方兒的,還有願意捐點銀錢,幫一把的。

可那老婦竟拒絕了:“家裏有三畝薄田,老婆子還能做得動農事,有飯吃,有衣穿,如何能要諸位好心人的銀錢?斷然使不得。唯一難過之事,便是我那苦命兒還有一樁心願……”

張元原本還覺得事有蹊蹺,今日之事太過巧了些,不過在看到老婦如此悲傷,而且連周遭百姓的捐銀都舍棄不要時,心裏就再沒懷疑了,他道:“老人家,令郎心願,可是想再買一套世翰堂的書?”

說著,張元擡頭看了眼門面不顯的世翰堂朱樓。

他其實是知道這裏有家書坊的,只是他的書籍多是家裏管家買辦購買,極少需要他親自去買。

國子監的監生,多半都是這等情形。

所以雖然世翰堂距離國子監極近,可這些監生們竟極少進去看看……

老婦聞言,又落下淚來,滿面蒼涼道:“先夫給我那兒買的書,已經被他翻破翻爛了,他極孝順,又極想念他父親,所以,所以……”

說至此,老婦哽咽難言。

不過眾人終於明白過來,老婦為何非要買世翰堂的書了。

事關即將去世的兒子,又涉及孝道,這無話可說。

想明白後,張元看向那一臉為難的小夥計,道:“既然這老人家有此苦衷,非要買你們的書,你們書坊該成全才是。還不快去拿一套書來給她?”

小夥計模樣看起來快哭了,道:“相公老爺,真真不能賣她啊!”

“什麽?”

“豈有此理!”

“混賬東西!”

周遭人群又大怒起來,紛紛斥罵道。

張元也面色一沉,喝道:“開店做生意,焉有不賣之理?你若說不出個道理來,吾必送你見官!”

那小夥計聞言,唬的面色慘白,“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哭腔道:“相公大老爺明鑒啊,非小的黑了心了,不知憐貧惜弱,非要拿捏生事。實在是,小的東家有組訓,這世翰堂的書,非著儒衫戴青衿者不能賣啊!”

“嗯?”

張元面色一滯,驚疑了聲。

不過面色,卻稍稍緩和了下來。

他沒想到,這世翰堂竟這般敬重讀書人……

人群最後,街道對面,賈琮目光沒有落在張元身上,而是始終打量著那小夥計,輕聲道:“那個小夥計,就是邱三?”

倪二壓著聲音,有些興奮道:“正是那小子,公子瞧著怎麽樣?”

賈琮呵呵一笑,吐出兩個字來:

“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