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世翰堂(上)(第2/2頁)

他不是上不得台面的沒出息之輩,之前在賭档裏放銀子收例錢為生,也不算是小打小鬧了。

可那些又如何比得上今日之事?

當日不過仗幾個衙役之勢,放貸於一些賭徒,賺點灰色收入,而今日……

可是要名動天下啊!

只想想一會兒要發生的事,能將往日裏話都不屑與他說,眼睛看他一眼都嫌臟的人,支配於股掌中,倪二就有些忍不住顫栗。

“鐺!”

“鐺!”

“鐺!”

正這時,悠揚的鼓樓鐘聲響起。

人群發出一陣歡呼聲,而倪二比他們還激動,壓抑著聲音對賈琮呼喊道:“公子,國子監下早課了,監生們要休沐了!”

賈琮卻依舊面色淡然,只輕輕點了點頭,道:“嗯,按計劃行事就好。”

……

國子監,承名於千年前西周至漢之太學。

這座貫穿整個封建皇朝時期,都為歷朝歷代最高官方學府的所在,並非所有讀書人都有資格入內讀書。

即使在門檻最低的前朝中期,也至少需要舉人的身份,在會試不第後,來國子監坐監,便是所謂的舉監。

而到了本朝,除了舉監外,名義上雖還有貢監、例監,其實質,終究還是落在了蔭監上。

所謂蔭監,是指七品以上文官子弟,和三品以上武官及勛戚子弟,經過考核後,可入監讀書。

當然,這等考核,要比真正的進學童子試要容易的多,更遠遠比不上含金量還在會試之上的鄉試。

但監生肄業之後,蔭監生可直接參加鄉試,也可直接等待授官。

也因此,在國子監內,舉監出身的監生,多看不上蔭監出身的官家子弟。

而蔭監出身的二代子弟們,也多看不上窮酸出身且會試不第的寒門子弟,因此常起矛盾。

當然,這都是後話。

不管如何,在世人眼中,國子監都是一等一清貴甚至神聖的讀書聖地。

而監生們,也都是天子門生。

日後,都是做官老爺的人。

他們在尋常百姓心中的地位極高,因此,當鼓樓鐘聲響起,沒過一盞茶的功夫,自國子監大牌坊內走出成群結隊,著儒衫戴青衿的監生時,鼓樓大街上人潮湧動的百姓們,在一陣短暫的靜寂後,竟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畢竟,今日鼓樓大街、朱雀大街等幾處極熱鬧的燈市上,國子監的監生們,都是猜燈謎的主角。

恍若後世明星一般。

而無論平日裏這些天之驕子們何等矜持高傲,此刻面對這樣的歡迎場景,也都紛紛露出平易近人的笑容,遙遙作揖回應。

自然,又引起了一陣更勝的歡呼聲。

國子監監生們所行之處,行人紛紛避讓,唯恐“唐突佳人”。

然而就在人數過百的監生們,身姿儒雅的走到鼓樓大街十字路口,即將分流去神京各處時,意外卻忽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