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種善因(第3/3頁)

可若自身不能持重,世事同樣多艱,甚至更難。

寶玉天資不差,只是……老太太那邊著實溺愛的過了些。

不舍得讓他去吃苦讀書,養成了享福受用的性子。

只一味的嬌慣,日後怕難做一番事業。

琮哥兒卻不同,他吃過苦,受過痛,懂事極早,心性也極好。

我觀他日後必有出息,牖民先生當日亦曾有此判斷。

最難得的,是他雖幼,卻極懂恩義!

如今他本就感恩於你我,夫人當多施慈愛於他。

夫人與我畢竟都有了春秋,若是一日不再,寶玉能有一個這樣的兄長護著,總是好的。

你我做父母的,也能心安。”

言至此,王夫人早聽出了賈政的良苦用心,感動的落下淚來。

她再沒想到,賈政這番舉動,竟是為了寶玉。

盡管她心裏對這種想法頗不以為然,在她看來,日後寶玉就算需要人庇佑,也有賈璉和王熙鳳。

再不濟,還有她的娘家,寶玉的母族王家。

哪裏需要一個庶子來操心?

真真成了笑話。

不過她素來知道賈政看重讀書人,因此還是感動賈政為賈寶玉的一番用心。

她一邊用帕子抹淚,一邊道:“到底是老爺想的長遠,不比我們婦道人家短視。老爺盡放心就是,日後但凡環兒有的,琮哥兒那裏都有一份。”

賈政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本也不奢望王夫人像對寶玉那樣對賈琮。

其實他心裏也沒當真想過要讓賈琮去庇佑寶玉,只不過尋個由頭說法罷了。

他平生最好讀書,可因為天資和家世的緣故,沒能在舉業一途上走遠。

如今只能寄希望於賈琮,以彌補他平生之憾。

當然,他對王夫人所言,也並非皆是虛言。

人非聖賢,誰能沒有私心?

若是可以,他當然更希望孔傳禎看好的是寶玉。

可天資這種事,實在強求不得。

所以他既希望賈琮能活的好,能在舉業一道完成他的心願,也希望能施恩於他,日後能襄助寶玉、賈環等人一番總也是好的。

他卻沒想到,不管他是何等心思,此刻存下的一念善心,竟成了日後挽救整個賈族種下了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