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邊軍(第2/3頁)

說完,他收回長劍,順手往左側劍鞘一插,劍應聲入鞘,動作利落瀟灑。

“拿住他!”人群外擠進來幾個人。

商瀾定睛一看,正是黃龍河追趕她的幾個黑衣人,她的目光落在搖搖欲墜的朱捕頭身上。

朱捕頭的臉上完全沒有“來幫手了”的喜悅,顯然不認識這幾個人。

張一劍見來了對手,並不戀戰,撥開人群 就往城裏逃了。

“別讓他跑了。”幾個黑衣人追了上去。

商瀾讓王力攔住李強——這裏人生地也不熟,勉力去追對他們不利。

“天哪,董大人不是江洋大盜所殺,那是誰殺的?”

“官府說是江洋大盜所殺,你說呢?”

“噓,散了吧,散了吧。”

“ 就是,胡說什麽,不要命了嗎?”

看熱鬧的老百姓走得飛快,原本熱熱鬧鬧的夜市,轉眼間 就散了個精光。

商瀾三人返回大車店。

男女有別,回去後,大家沒再商議什麽,各自回房安歇。

躺在硬邦邦的床上,看著簡陋的床頂,商瀾又想起蕭復了。

這是蕭復落水的第五十天。

她對京城的動向一無所知,不知他是生是死。

思念一直在,但傷心很少。

不知生死, 就當他還活著。

如果可以,她希望回去的路程一長再長,長到她永遠不用面對那個不想面對的結局。

顛簸一整天,商瀾在回憶中朦朧了思緒,闔上了眼睛……

“吱嘎!”隔壁的門響了。

她睜開眼,睡意不翼而飛。

大車店的房間密集,墻壁很薄,即便很輕的聲音,也可以在這樣靜寂的夜裏聽得清清楚楚。

店夥計說道:“老客,你都需要什麽,我馬上給您送來。”

有人答道:“要一壺茶,再送點熱的洗臉水來。”

這是張一劍的聲音。

商瀾坐了起來。

回來的路上她已然想過,張一劍冒生命危險進入昆州,不大可能僅僅為了澄清他不是兇手的事實,那麽,他對昆州之事會不會有所察覺呢?

她悄悄下地,踩到鞋子上,隨即又縮了回來,心道,僅憑只言片語, 就去試探張一劍未免太過草率,還是自已調查更為穩妥。

商瀾熄了心思,靜靜地聽著隔壁的聲響,等到徹底安靜下來,她也有了睡意……

商瀾做了一宿的噩夢,醒來時天已經大亮了。

洗漱完,她與王力李強匯合,去大堂用早飯。

商瀾叫了三碗雞湯米線,大家一邊吃一邊商議接下來的任務。

經過昨天那一鬧,他們對昆州的現狀已然有所了解。

首先,朱大人確實不是好官,指望不上。

其次,張一劍落草為寇是真,殺董大人是假,且邊軍對草寇不曾進行過圍剿,這說明邊軍可能有問題。

最後,張一劍有冤屈應該去桂東省城,找巡撫大人伸冤,他為何來了昆州?

綜上,知府不可信,邊軍不可信,巡撫大人更不可信。

商瀾等人必須單打獨鬥,且不引起任何勢力的關注。

接下來,她要解決兩個大問題。

一,如果葫蘆山有礦, 就必定有礦工,那麽礦工在哪裏招的?

二,張一劍來昆州做什麽?敵人的敵人是朋友,能不能通過他對昆州之事、董大人之死多一些了解?

三人的米粉下去大半時,張一劍出現了,他在商瀾前面的桌子坐下,也要了一碗米線。

商瀾匆匆吃完,往街上去了。

李強、王力留下來喝店家免費的青茶,順便跟蹤張一劍。

商瀾上街,是為了打聽礦工的消息。

在陌生的城市,貿然去找街頭的幫閑肯定不行,茶館更靠譜一些。

盞茶的功夫後,商瀾第二次出現在昨天去過的那家茶館裏。

她點了一壺茶、兩盤小點心,狀似無意地同店夥計說道:“小兄弟,聽說咱們昆州藥材比其他地方的好,進貨的地方在哪兒啊。”

店夥計笑問:“客官第一次來吧。”

商瀾道:“確實是第一次來。”

店夥計道:“咱們昆州的藥材好是好,但不是誰都能拿到貨的。”

“為什麽?”

“昆州的好藥材主要

在昆山一帶,但昆山一帶是邊軍的,要想進貨, 就得先打通邊軍的關系。”

“哦,那得找誰才能買到?”

“得找咱們任大將軍的弟弟,任副將,有他的條子,藥農才敢把藥材賣給你。”

商瀾明白了,邊軍管控著昆山,那麽任大將軍可以確定是那人的人。

廣義侯在邊軍裏有人脈,他靠上了任大將軍,也成全了杜家和杜蔣氏。

商瀾旁敲側擊地問了幾句關於礦產的事,店小二對此毫不知情,她只好離開茶樓,在城裏各處逛了逛。

城裏也沒人知道礦產一事。

她便回了客棧,王力和李強也在客棧——張一劍出城了,他二人沒有路引,不敢輕易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