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到了(第2/3頁)

趙王捏起一塊小點心放進嘴裏,再用茶水送下去,說道:“不好說,你怎麽不懷疑六弟?”

魏王道:“六弟雖獨,但對皇位沒啥野心吧。”

趙王笑了笑,“這倒也是。如果硬猜,我覺得大哥更有可能。四弟和皇上的關系比咱親近多了,他要想謀逆,嘖……罷了,不猜了,皇家無父子更無兄弟,誰知道呢?”

魏王撇撇嘴,“也是,愛誰誰吧,咱們兄弟看熱鬧 就是。”

……

商瀾三人離開小山溝,不去泰州,在最近的鎮子上買輛騾車,一路往西南去了。

前七八天雨大,走到哪兒都下,第九天晴了,路也開始好走了。

進入昆州地界時已經是七月中旬了。

雖是初秋,但在這裏絲毫感覺不到秋意,溫度甚至比盛夏的京城還要熱上兩分。

商瀾坐在騾車邊緣,一手扇著蒲扇,一手拿著西瓜,邊吃邊對王力和李強說道:“咱們是京城口音,太過醒目,進城後盡量少說話,可說可不說的以不說為主。”

王力李強點了點頭。

商瀾很精明,到桂東省後,一直雇傭短程車夫,所有事情都由車夫代勞,如此 就避免了京城口音帶來的潛在威脅。

新雇的車夫姓刀,是個混過江湖的昆州漢子,會說官話,為人也誠懇老實。

王力問:“為什麽不先去昆山?”

商瀾道:“直接去昆山太紮眼,不如先把城裏的情況摸摸清楚,找一個更合適的方式過去。”

昆州是邊城,有大批邊軍駐紮。

商瀾需要知道:如今的知府是誰,邊軍大將軍是誰的人,他們對葫蘆山一事是否知情。

知已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快到傍晚時,馬車到了昆州城外。

“進城的注意啦,最近有大盜流竄作案,殺人放火,進城的都拿出路引,無路引不得進城!”

喊話士兵說的是官話,商瀾三人聽得清楚明白。

商瀾有些擔憂,問老刀:

“能混進去嗎?”

老刀道:“三爺放心,這個商隊經常往來昆州,跟守門士兵熟得很。”

三人沒有路引, 就在來昆州的路上找了個商隊搭伴而行——商隊是為了免費保鏢,他們是為了混進昆州城。

商瀾歪著頭看了一會兒,發現士兵做事極為仔細,貨和人都要檢查和盤問。

她想了想,說道:“我們下車,看我眼色,見機行事。”

王力和李強都是□□湖,大概能猜到她的意思。

三人下了車,往前走幾步,像一般的車隊隨扈那樣,走在運貨的馬車旁。

進城的人不算多,很快 就輪到商隊了。

商隊運的是絲綢。

士兵們先檢查絲綢。

商瀾三人也不說話, 就在一旁幫忙搬絲綢。

檢查完絲綢,士兵在車上一敲,車夫 就帶著馬車往前走。

商瀾三人跟著車走。

如此,城門口的士兵默認商瀾三人經過了盤問,直接放他們進去了。

老刀遭到了盤問。

“車上拉的什麽?”

“吃的用的,啥都有,有時候人也坐一坐。”

老刀用的是本地話,士兵放松幾分警惕,粗略看看,裏面的東西一目了然,便也罷了。

商瀾身上出了一身細汗,與王力面面相覷,心裏都道了一聲“好險”。

進了城,三人給老刀付了車資,手頭還有六十五兩銀子——路上,商瀾死當了發髻上的昂貴玉簪,補充了二百兩銀子。

“走吧,我們找家客棧去。”商瀾小聲說道。

南城客棧極多,三人找了一家大車店,要兩間地字號房,住了進去。

--這種店客人極多,天南海北都有,即便說官話也不會引起旁人注意。

三人各自回房洗了個澡,換上粗布衣裳重新回到大堂,要了幾個有當地特色的下飯菜。

王力點單時,商瀾問小二,“兄弟,咱們剛從北邊過來,聽說咱們昆州知府出大事了,真的假的啊。”

小二道:“當然是真的,一家子都被哢嚓了,慘呐。”

商瀾深表同情一番,又道:“那現在呢,誰當知府了?”

小二道:“一個姓朱的,聽說原來是谷州的州官。”

商瀾問:“聽說原來的知府大人是清官,這位咋樣?”

小二壓低聲音說道:“聽

說此人在谷州 就不咋地,剛來 就給咱們加了一成的稅……”

“小八,點完單 就回來吧,胡咧咧個啥!”掌櫃大概聽到了對話,把店小二叫了回去。

店小二訕訕地跑了回去。

谷州是直隸州,應該是跟巡撫穿同一條褲子的。

所以,商瀾基本上可以確認,桂東的巡撫黃大人,大概率不是什麽好東西。

昆州天黑的晚,三人吃完飯時天還亮著, 就去街上走了走。

這裏的風土人情與京城大不相同,街邊賣的東西新奇有趣——花布是印染的,銀飾品繁復漂亮,還有許多精巧的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