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尋訪(第2/3頁)

謝熙謝過,跟著執事僧去了後山上的一處偏院。

一行人邊走邊聊。

謝熙問執事僧,“這裏有住半年以上的外地僧人嗎?”

執事僧解釋道:“謝施主,永安寺乃是大夏國寺,國內僧人往來頻繁。因寺內禪房有限,住持規定,掛單者最長住三個月,所以這裏沒有半年以上的外地僧人。”

謝熙又問:“那他們從這裏離開後,會不會到其他寺廟繼續掛單?”

執事僧道:“若想繼續留在京城,便只能如此了吧,離永安寺三十裏處有個興隆寺,施主可去那裏一問。”

謝熙把名字記在心裏,“法師對前來掛單的外地僧人可有了解?”

執事僧道:“管理偏院的和慶有記錄,貧僧會讓他拿出來給施主一觀。”

和慶是管理偏院的僧人。

他告訴謝熙,這半年,永安寺總共來過一百二十三名僧人,其中住滿和即將住滿三個月的有三十五個。

以及,偏院現有掛單僧人二十一名,有二十四個人出門在外,不知去向。

謝熙重點詢問了三十五個僧人中,目前仍在寺內的僧人的年齡、身高、樣貌、口音,以及是否會武藝等。

反復權衡後,他根據賬本與和慶的講述,圈出惠成、明松、空會、法容、善能、義生總共六個掛單僧人。

此六人與兇徒的特征有多處重合,年齡都在三十歲左右。

其中惠成、明松、善能、義生正在偏院之中,此四人來永安寺之前都在京城的其他寺院掛過單,而空會、法容則是離開永安寺不久。

重點嫌疑人定下了,但這只是和慶的單方面說辭。

雖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兇徒本 就不算出家人,撒謊也在情理之中。

謝熙決定再謹慎些,讓和慶帶著他們把幾個禪房和禪堂都走上一遍,把正在偏院的所有僧人都看了一遍。

四個人穿著尋常老百姓的衣

裳,腰上卻都掛著長刀,所到之處引起了不少僧人的注意。

謝熙細細查看,發現這些人或者驚訝、或者好奇, 就是沒有心虛和害怕。

逛了一圈,除了錚明瓦亮的一顆顆禿頭,他們什麽都沒記住。

謝熙覺得這樣不行,還是得單個突破。

他回到和慶的小房間,讓他把在偏院的惠成等人單獨叫了過來。

謝熙主問,何俊偉負責記錄,劉武補充。

第一個來的是惠成。

此人三十歲左右,濃眉大眼,看起來頗為忠厚。

“法師何日來的京城?”

“四個月前。”

“之前住在何處?”

“興隆寺,一個月前知道永安寺有了空位,便過來了。”

“為何一定要到永安寺?”

“到了京城,卻不來永安寺,等於沒來京城。”

“十月十五日晚上,你在何處?”

“ 就在這偏院裏,和其他人一起早早睡了。”

……

惠成出去後,何俊偉道:“不是他。”

謝熙問:“為何?”

何俊偉道:“興隆寺離這裏很近,他應該不會撒謊。”

劉武點點頭,“我也覺得。此人五官大氣,有佛像,態度從容不迫,他要是壞人,只怕 就沒有好人了。”

謝熙點點頭,但聰明的沒有加以評價——他被商瀾虐過兩次, 就很少下這樣的結論了。

第二個來的是明松,二十九歲,胡須濃重,長了一雙大眼睛,聽和慶說輕功不錯。

謝熙照例問其來歷,進京時間,以及十月十五日身在何處。

他說,他在香縣掛了一段日子,來永安寺時趕得比較巧,恰好有一名掛單和尚離開,所以機緣巧合地住了進來,迄今正好兩個月。

十月十五日晚上,他鬧肚子鬧得兇,同榻的十幾個僧人都能證明他一直在偏院沒出去過。

明松出去後,劉武遺憾地說道:“如果他十月十五日晚上沒有人證,那他 就是最可疑的一個了吧。”

謝熙搖了搖頭,說道:“如果他是兇徒,來這裏的時間這麽短,絕不會泄露他會輕功的事實。”

何俊偉道:“也許他沒想到我們會找到永安寺來呢?”

謝熙聳了聳肩,這樣說也有道理。

第三個是善能。

他是個不大講究的花和尚,不但

喝酒吃肉,還告訴謝熙——他一個人能打十個。

一個能打十個的人,很難有人相信他會隱忍十幾二十年,然後靠□□小姑娘找回心裏平衡。

謝熙直接把他過濾掉了。

義生是在寺院裏的最後一個。

他二十五歲,在永安寺住滿三個月,大眼睛,毛發比明松還要重,絡腮胡從鬢角一直長到了脖子,特征極為明顯。

而且,他在京城盤旋很久了,來永安寺之前,曾在京城附近的兩個寺廟住過。

“十月十五日晚,你人在哪裏?”謝熙問道。

義生道:“我在京城的客棧裏,當日遇到一個熟人,回來晚了,便宿在了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