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疲憊(第2/3頁)

周全也道:“商捕頭還要去龍門鎮看看吧,那邊比較遠,得早點出發,不然趕不回來。”

祁勁松也不是墨跡人,大手一揮,給商瀾放了行。

龍門鎮在黃龍河邊上,是個大渡口,從京城騎馬過去最少要一個半時辰。

商瀾等人趕到時,差不多巳時正。

他們找到龍門鎮的裏正,裏正又找來死者的大哥,二人一起帶他們去了死者張三寶的宅子。

這是一座老宅,在鎮子最北邊,距離龍門鎮主流生活區較遠。

院子很大,裏面種著蔬菜,屋頂維修過,屋子裏堆放著雜物和糧食。

張大寶找出幾條板凳,請大家坐下,一板一眼地說起四年前的事。

張家兄弟的父親去得早,兄弟三個早早分了家。

張三寶從小被寵壞了,好吃懶做,喜歡賭博,沒多久 就把分給他的地賭沒了,房子沒賣是因為有一半屬於張大寶,他怕張大寶,不敢賣。

他死的時候二十五歲,沒成家,一方面是因為窮,另一方面是不願意承擔責任。

張三寶活著的時候天天在鎮上溜達,勤快了 就上船幹點兒小活兒,賺幾個飯錢,不勤快 就靠兩個哥哥養活,日子過得倒也瀟灑。

他死之前,剛在熟人的船上賺了些錢,買了一袋糧食,一斤肉。

裏正說,張三寶沒仇家, 就是喜歡炫耀,得這麽一點兒東西, 就嚷嚷得整個鎮都知道了。

張大寶說,他和二弟確實因為知道張三寶有吃的,所以才沒去看他。

後來,鎮上的人都說,張三寶人不算壞,死得那麽慘, 就壞在他那一張破嘴上。

他要是不張揚,兇手 就聽不見, 就不會起心殺他,他兩個哥哥也會時不時地去看看,絕不至於活活餓死。

商瀾道:“兇手敢下手,一定聽過張三寶的名頭,你們覺得兇手在哪裏能聽到?”

裏正道:“那可多了,鎮上不少人看不慣他,有幾個嘴臭的,沒事 就呵斥他幾句,沒準

就被過路的聽去了。”

張大寶嘆了一聲,“唉……四年過去了,當年抓不到,現在 就更難了,我那兄弟白死了。”

從張家老宅出來,一行人去鎮上逛了逛。

鎮上車水馬龍,過路客極多。

商瀾在路邊站了好一會兒,感覺此案無處下手,不免有些茫然,嘆道:“太難了。”

謝熙道:“老商別太往心裏去,破不了 就算了唄。周大捕頭總說,到咱六扇門的案子 就沒有容易的,十件能破三件 就不錯了。”

……

確實不容易,宋春也覺得了。

他親自去了三塘街,在一塘的池塘邊逛了逛,小心翼翼地詢問一番,沒有任何收獲。

兇手夜間動手,所有人都有人證,證明他們天一黑 就睡了,從沒出去過。

但事實上,大家都睡了,兇手想出去什麽時候都能出去,案發那段時間根本沒有人證。

可那又怎麽樣,他能憑一句“你在池塘邊釣魚,肯定知道死者的生活習慣”抓人嗎?

不能啊!

到晚上,商瀾等人回來,大家碰了個頭,都覺心灰意冷, 就連下衙都沒有以前積極了。

……

但工作 就是這樣,不能因為沒有進展 就不幹了,該做還得做。

商瀾白天跑現場、做走訪,晚上研究關於密碼的古代文化。

她古文底子薄,原主也不好,書讀得艱澀,經常翻不了兩頁 就睡著了。

一連七八天下來,竟一無所獲。

再努力也沒有用,幾乎所有人都開始懈怠了,包括宋春。

他轉移重心,開始忙一樁江洋大盜入室搶劫案,把密碼案全權交給了商瀾。

商瀾思考一番,決定對一塘街周圍的幾戶人家做全面調查——兇手活動範圍廣,非常有可能是個生意人,或者有權有閑的權貴,她認為兇手可能 就在附近。

商瀾重點懷疑四十二歲的李姓商人,還有葉、黃二人。

姓葉的叫葉鶴榮,鹽商,不常在家,偶爾在池塘釣魚。

姓黃的叫黃啟越,舉人,一直在家,但在準備考試,不常出來。

瘸腿皇商孟永輝她也打算關注一下,此人是忠勇伯孟永琦的弟弟,一個曾祖父。

此人雖瘸,但不算嚴重,只要堅持鍛煉,未必上不了墻。

人數雖多,但他們平

常主要走兩條路,一條通城北,一條與五柳街相通,最後到長安街上。

在各家蹲守不現實,但跟上每個出去的人,看看他們都做些什麽比較有可行性。

她給八個人分成兩組,排了白班和晚班,全天候潛伏盯梢。

謝熙和得力、王有銀、劉武一組。

商瀾帶著劉達和喬大喬二一組。

分守兩個路口,中午和晚上都在她家用飯。

因為幾個媽媽辛苦,她還多給了一份月錢——下人的月錢原本是國公府負責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