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池塘(第2/2頁)

商瀾上了馬,“放心,我心眼沒那麽小。”

一行人到了一塘胡同,重新把案發現場看一遍,沒有新的發現。

商瀾站在屋裏,對著空床鋪發了會兒呆。

她很難想象,一對在這兒養老的老夫妻能礙誰的眼,要在死前遭受這種非人的折磨。

謝熙玩笑歸玩笑,心裏也不舒服,勸道:“走吧,抓緊時間破案才是正經。”

“嗯。”商瀾拍拍臉,說道:“死者搬來兩個多月,附近沒有親戚朋友,推測死者去世前經常去兩個地方,一是菜市場,一是尚書府。尚書府太遠,路線太長,沒有排查價值,菜市場近,且經常去,應該看一看。”

“你我分頭行動,你帶他們去菜市場,看看有沒有值得注意的什麽人和事,我們三個在附近轉轉。”

謝熙沒太聽明白,眨著眼睛看著商瀾。

商瀾補充道:“把人活活餓死需要很長時間,兇手必定認真觀察過兩位死者的生活規律,不然他不會輕易出手。”

“明白了。”謝熙每次都覺得心服口服。

三塘街,只有三條街,街道不規則,總共十幾家。

人家少,閑雜人等也少,但凡看見陌生人大多會多注意幾眼。

商瀾前後左右走了走,詢問過幾個下人打扮的年輕男女,都說很少出門,即便出門,也沒遇到過同一個人。

案發地的西側是胡同,總有行人,不是最合適的觀察地點。

東側則臨著二十幾畝的深塘,塘上有荷花,堤岸上稀稀疏疏地栽了一圈柳樹。

柳樹下去是石階,可直達水面。

如果人坐在對岸,一邊釣魚,一邊觀察胡同裏面,倒是個極好的觀察點。

堤岸對面有兩個男人正在釣魚。

商瀾溜溜達達地走過去,先下石階,打算先在這邊觀察觀察他們,不料下面也有一個釣魚人。

那是個五六十歲、穿著綢衫的老者,身邊還伴著一個長隨。

老者瞧見他們,立刻招了招手,“小夥子,你們是順天府的嗎?”

盡管他叫的是喬大,但商瀾還是走了過去,“我們是六扇門的。”

老者點點頭,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哦……原來是六扇門的女捕頭,失敬失敬。老夫讓人報的案,怎麽樣,能抓住人嗎?”他嘴裏說失敬,臉上卻沒有失敬的意思,顯然年輕時也是個人物。

商瀾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定會抓到的。”她在老者面前半蹲下來,“老員外,您經常在這兒釣魚嗎?”

老者道:“差不多吧,除了前些日子太臭沒來,幾乎每天都過來坐坐。”

商瀾又道:“這裏釣魚的人多嗎?”

老者看看周圍,指了指東面兩個,南面一個,“大多時候是我們這幾個,四五個人,都在這附近住,方便。”

“你們都認識?”

“好幾年了,都認識。”

“他們都多大年紀?”

“怎麽,為什麽要問年紀?”老者警覺地看著商瀾。

商瀾笑了笑,“隨便問問罷了,您可以不說。”反正她也能看得出來。

老者不傻,笑著用手指點點商瀾,“小丫頭不實在。”

商瀾還是笑。

老者便道:“南邊的小李四十二,東邊那個白胡子的比我大兩歲,六十八,另一個三十九,姓孟,是個做茶葉的皇商,別看腿腳不好,人能幹得很,比我家幾個兒子出息多了。”

商瀾順杆爬,“老員外貴姓,之前在哪裏高 就?”

老者道:“老夫姓魏,原在禮部,前幾年身體不好,向皇上告了老。”

商瀾知道他是誰了,“原來是魏老大人,卑職姓商。”他是魏智銘,魏老尚書,慕容飛說起過他,為官清廉,性格也比較耿直。

魏智銘點點頭,“老夫知道你,幹的不錯,但女孩子終究是女孩子,早日抽身吧。”

商瀾敷衍地點了點頭,“老大人,東邊還有其他人來釣魚嗎?”

魏智銘道:“有,還有一個姓黃的男子,一個姓葉的男子,他倆不大來。怎麽,你懷疑他們?”不待商瀾回答,他搖了搖頭,“不可能不可能,無冤無仇,他們殺兩個下人作甚?”

商瀾道:“這世間無奇不有,唯有不可能才是不可能。”

話雖繞,道理淺顯。

魏智銘沉默片刻,“你這丫頭倒是有幾分慧根。”他點點孟皇商,“小孟平日走路都不利索,白胡子那個身體不好,多走幾步 就喘。小李身體倒是挺好,不好說。還有我剛說的姓黃的和姓葉的,我跟他們打交道不多,他們前些日子都在對面釣過魚。”

在這樣熟悉的地方釣魚,一般都有固定的位置,商瀾以為,要想觀察,對面才是最佳地點。

魏智銘坐在這邊,年紀也大了,不大可能殺人,那位白胡子上不了高墻,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