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和親(上)(第2/3頁)

“公主,我與你講個故事。”

符箐瑤抱著膝腿,淚眼朦朧地擡頭,“故事?”

“從前有個書生,書生的曾祖父是狀元,被莫須有的罪責貶謫後投井自盡;後來,書生的祖父考取舉人,很高興中了會元,卻受排擠仕途不濟,發瘋凍死在冬日;最後,剩下書生的父親,可惜他連秀才都考不了,不是因為他無才無德,而是早年家裏沒有燈油熬瞎了雙眼。”

符箐瑤咻了咻鼻子,“後來呢。書生的母親呢。”

“後來,他生母和離後改嫁,扔下他和父親相依為命。他記得他母親臨走前說,果然坊間傳聞不是謠言,李水桐的子孫仕途艱難,永遠光耀不了門楣。”

“我...李予燈,你就是那個書生?”

李予燈垂眸,“是啊,公主現在懂了麽。”

符箐瑤似懂非懂,掛著眼淚搖搖晃晃站在他面前,斷斷續續辯駁道:“可是,可是你娶了我,你就是駙馬,哦,我知道了,你怕不能做大官,我可以去求父皇,讓他破格允許你參與政事...”

李予燈打斷她,“你還是不明白。”

他用那麽多年的天賦與努力,才到如今的位置,他沒有濟世天下的胸懷,也不在乎拋棄他的母親,可他背負了他曾祖父到父親這輩所有的期待。

他不可以成為駙馬,否則過去所做的一切都將成為徒勞被埋沒,他的確能借公主的名義享受觸手可及的榮華富貴,他的祖家卻會永遠背負外人口裏所謂的魔咒名聲。

他父親無法勞作,他的繼母為了培養他日夜不休的幹活,他們最希望的,是把那塊懸在他們家族頭頂幾十年,以嘲諷做成的匾額給扔棄掉。

此時,若要他回到方才重新回答,符箐瑤問的那句。

【一點都不想麽。】

禦書房裏的那段話,他夜晚睡不著輾轉反側,回憶了無數遍。花費這麽多年於學問上的專注力,每次在即將生出任何悔意之前,在爆發更深刻的情緒之前,所有的探究點到即止。

那時他才知道,是一點都不想麽,不是的,是他一點都不可以想。

李予燈退後一步,躬身作揖,“公主與下官絕無可能。”

符箐瑤第一次覺得對面的男子不可理喻,她又難過又生氣,“李予燈,我真的想不通到底哪裏不對,你其實,就是實在不喜歡我,對嗎。”

李予燈嘆了口氣,合上書,“對。”

符箐瑤用最後所剩無幾的勇氣,不肯放棄,“知道我身份前呢,也不喜歡麽?”

李予燈別開臉,語氣平淡,“是啊,公主難道看不出來,我本一介清貧,怎敢耽誤佳人。”

或許,他確實曾有那麽一點點心悅符箐瑤,應當不多,不過識她一年有七個月,怎麽會來不及停止。

只是奇怪,為何說完這句話,他的心口會疼,比他年少時背不出書,臘月寒冬裏,繼母讓他罰站還疼。

符箐瑤聞言,雙手捂上雙眼,慢慢將不斷湧出的眼淚抹幹凈,抹不幹凈就繼續抹。

“李予燈,你既然這樣說,本公主再糾纏你,反而是我不識時務。”

符箐瑤從懷裏拿出了封信,“這是我給你寫的最後一封,如今我當著你的面撕了,以後便不會再擾你。”

“我們再沒有任何糾葛。”

“是,下官遵命。”

...

禦花園裏,東夷國的王子正和太子殿下樹下對酒暢談。

東夷和犬戎差不多,同樣有不同部落組成,經過十多年各方拉鋸戰下,老百姓暫時認了個公認的最大的王,便是這位王子的父親。

東夷王年過古稀,這位王子是唯一的小兒子,自然過了而立之年,長相勉強周正還不錯,就是比起二十多的符璟桓老成的多。

東夷很有誠心,王子為了和大寧朝和親,剛把妻子休掉,空出了嫡妻之位。

符璟桓拿起酒杯,客氣地誇贊,“王子,沒想到您的中原話如此流利。”

東夷王子千松嘉實笑著輕輕碰杯,“太子殿下謬贊。”

“和殿下聊得十分暢快,我不見外地懇請殿下,可否解解我的心事。”

符璟桓悶盡酒杯裏的酒,“哦?王子有什麽心事?”

“實不相瞞,相比之下,我對貴國的南康公主更為屬意,畢竟是太子殿下您的妹妹,有更高貴的風采,比起三公主似乎...”

千松嘉實想娶的是前皇後所生的所謂嫡女,身份比三公主尊貴的多,回東夷後自是更能服眾。奈何慶安帝那個老狐狸怎麽樣都不松口把這個女兒嫁出來,想壓壓他們東夷的勢頭。

符淮安對東夷不屑,是為了討伐符欒做出的讓步,就算是平民婚嫁也講究門當戶對,送出三公主已是低嫁,更不要說把皇後所出的嫡女送出去了。

符璟桓不看重女子,壓根沒留意這層。

“瑤瑤她任性妄為,哪有三公主的淑女溫柔,不過她的確未有婚約,不若孤替你問問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