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廢帝被逐出宮(第2/2頁)

話分兩頭,陳寶琛、朱益藩出宮後就找到了莊士敦,商量如何“勤王”。當然,只有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尋求國際幹涉,於是莊士敦就到了荷蘭公使館,找著荷蘭公使歐登科,他是當時北京外交團領袖。歐登科聯合了英國公使瑪克兌、日本公使芳澤謙吉,一同到北京臨時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議,並要求保證溥儀的人身安全,這種行動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

13年11月8日北京國務院通電雲:

“慨自晚清遜位,共和告成,五族人民,鹹歸平等。曩年優待條件之訂,原所以酬謝遜清,然今時勢所趨,隱患潛伏,對此情形之政象,竟有不得不量予修正,以卒其德者。誠以北京為政治策源之地,而宮禁又適居都會中心,今名為共和,而首都中心之區,不能樹立國旗,依然仍用帝號,中外觀國之流,靡不引為笑柄。且聞溥儀秉性聰明,平居恒言願為民國一公民,不願為禁宮一廢帝;蓋其感於新世潮流,時戚戚焉以己身之地位為虞。近自財庫空虛,支應不繼,竭蹶之痛,益傷其心。故當百政刷新之會,得兩方同意,以從事於優待條件之修正。自移居後海後,並願由軍警妥密保護。從茲五族一體,階級盡除,共和基礎,固如磬石。而在溥儀方面,既得自由向學之機,復蘇作繭自縛之困,異日造就既深,亦得以公民資格,宣勤民國;用意之深,人所共喻,緬維藎慮,定荷贊同。至於清室財物,業經奉令由國務院聘請公正耆紳,會同清室近支人員,共組一委員會,將所有物件,分別公私,妥善處置。其應歸公有者,擬一一編號,分存於國立圖書館、博物館中,俾垂久遠,而昭大信,並以表彰遜清之遺惠於無窮。恐遠道傳聞,有違事實,特電布聞,敬祈照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