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孫中山回粵就任大元帥(第2/2頁)

12年2月23日大元帥命令:

“桂軍總司令沈鴻英著將所率全部移駐肇慶,所遺北江一帶防地,著滇軍總司令楊希閔迅即派隊接防,西路討賊軍總司令劉震寰所部,著駐石門、東莞、虎門各地;東路討賊軍第四師長石春榮所部移駐羅定等地,此外各部隊,就現在地點駐紮,自經此規定後,各部軍隊非奉本大元帥命令,不得擅自移動,致滋紛擾。”

李烈鈞於1月奉命自港回粵後,即轉赴潮汕等地收撫陳炯明部洪兆麟、尹驥、李雲復諸悍將,打通了閩粵交通。同時收編尹驥、李雲復、翁式亮、賴世璜、蘇世安五師以待命。

李在汕頭有電給孫中山雲:

“此間情況日來甚有進步,以師長尹驥、賴世璜為主幹,極便運用聯絡。現計劃將全力離開潮梅,而兇寇方面進行詳情,確定續報。需用開動作戰費數十萬元,懇電港滬籌助。”

孫批示雲:“籌款不易,港商亦必畏縮,然當盡力去做。滬上潮商或有望,著潮汕各官聯名發電來潮州會館,請各潮商協力。”

3月17日任命李烈鈞為閩贛邊防督辦,令與許崇智調防。李奉到命令即率部赴閩,以潮梅交許崇智接防。這時廈門閩軍總司令臧致平頗持兩端,李烈鈞曉以大義,片言折服,臧遂以禮相待,並時加接濟。

大本營成立後,孫中山首先致力於裁兵工作。先調查各軍實數,限於3月20日前,將該軍營數和駐紮地點,造具軍官姓名、履歷及兵士名冊,呈報大元帥府,由大元帥派員分赴各軍駐在地,逐一點驗,倘有虛額不準再招,而老弱無槍支者,則一律裁汰。

3月20日孫中山發表“裁兵之重要與處置方法。”

孫此番回粵,對內布置情形已如前述,對外方面則力求西南各省步調一致,幾經磋商,乃與唐繼堯、劉成勛、熊成武、趙恒惕、譚延闿、劉顯世等西南領袖聯名通電,宣告對西南時局之意見,內稱:

“我西南各省,決以推誠相見,共議圖存,棄前事之小嫌,開新元之結合。分災恤患,載之簡書,外間內讒,一切勿受。兵為防守,不為爭奪,雖折沖疆場,為義興師,而終不背和平主旨。其他各省有被直系蹂躪,頗同心敵愾者,文等為之敬執鞭弭,所不辭也。”

3月22日任命趙士北為大理院長。26日派謝持為全權代表,執行中國國民黨本部黨務事宜。28日沈鴻英電稱遵照大元帥命令,移防西江,設司令部於肇慶。29日任命楊希閔為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劉震寰為中央直轄西路討賊軍總司令。

4月3日把陸海軍大元帥府由農林試驗場遷至水泥廠。

蔣中正被任為大本營參謀長,時在上海,曾電許崇智,主張先破沈鴻英以防其引北軍入粵。果然沈鴻英以移防西江為名,將所部集中新街、韶關等處,召開秘密軍事會議,欲與北京勾結,遂其督粵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