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二、孫中山在桂林主持北伐(第3/4頁)

8月11日孫中山派馬君武為廣西省長,派陳炯明為廣西善後督辦。

9月30日粵軍攻克了桂軍的最後據點龍州,首先入城的是魏邦平部,桂軍殘余部隊非降即潰,陸榮廷只身逃往安南,廣西全省遂告底定。

討桂各軍一部分撤返廣州,準備北伐,孫中山特召集粵軍將領、內河艦隊及飛機隊管帶訓話,慰勉有加。孫說:“此次粵軍進攻廣西,不到一月就把桂系蕩平,乃將士用命所致。現在兩湖已發生戰爭,當出兵北伐,統一中國,北伐之舉勢在必行,偏安一隅,只能苟全,而非久安,希望將士用命,戮力北伐。”

10月8日孫中山向廣州國會提出北伐案,獲得通過。18日在廣州舉行北伐誓師典禮。

孫中山以粵軍及滇軍聯合力量討平廣西後,便決定由桂林取道湘省北伐,偕胡漢民、許崇智等離廣州,沿西江入廣西。在廣西沿途巡視,經三水至梧州。在梧州時曾向國民黨員演講,孫說:

“梧州的革命黨部甫告成立,今天各位出席成立大會,人數雖只是二百人之譜,可是革命不在人多,如果要使廣西永遠成為革命黨的基地,機關槍、過山炮都不可能,唯有革命主義才是力量的源泉。我們必需要把革命真理傳播出去,這個責任就在各位身上。如果我們成功了,中華民國就會得救,就會富強。如果我們失敗,將來陸、譚、馬、莫諸強盜就會卷土重來,廣西數百萬人民又將淪為奴隸了。”

這時候陳炯明率部駐防南寧,他仍反對北伐。孫中山曾電促陳出兵,陳置之不理,且屯兵不進,揚言至少半年內是休養整訓的時候。孫無奈,只好移樽就教,在赴桂林之前,親往南寧防陳,向其勸告,孫說:“你應該支持我北伐。從利害觀點論,我北伐後,如果成功,中國統一,我當然不會再回廣東來。如果不幸而失敗,我又有何顏回到兩廣。所以我北伐後,兩廣一切全權由你主持,不過請你不要阻止我北伐,並且請切實接濟餉械。”陳口頭唯唯,心中並不謂然。不久奉孫中山命回廣州籌備北伐餉糈,可是他私心重於一切,回粵後積極推行把持兩廣的陰謀,先把廣東省的財權切實掌握,同時和省議會密切連系,進行起草省憲,而對北伐態度非常冷淡。

孫中山在南寧時曾對群眾大會演講“廣西善後方針”:

“我是第一次到廣西,所以也是第一次到南寧,……大家都知道廣西是個貧瘠的省份,可是這次溯江西上,所見兩岸都是肥沃的平原,甚至山林丘壑也都蒼蔚,因此我發見所謂的貧瘠,並不是真的貧瘠,而只是人事未到而已。”

於是孫中山就開發利源建設地方,興借外債,修築鐵路,開礦山,樹農場,建工廠等項大為發揮,使聽眾耳目一新,認為是聞所未聞。

孫中山然後從南寧折返梧州,再由梧州沿漓江過昭平,沿途系乘帆船溯江而上,從昭平至陽朔,路更險峻,梧州陽朔間雖然才450裏,可是就走了16天。孫在陽朔發表演說:

“陽朔是塊好地方,萬山環繞,遍地膏腴。無知識人的以為這是土瘠民貧,可是卻不知道奇峰聳峙的高山,都是石灰巖層的蓄積,可以燒石灰,可以制水門汀。所以別人認為陽朔是不毛之地,我則認為陽朔遍地都是黃金,所以我們應該擬定一套計劃,把蘊藏在石灰巖層中的煤、鐵、金、銀、鉛、水銀諸礦,大量開發出來。”

孫中山在陽朔沒有停留,即由陽朔赴桂林。

孫中山為了北伐,積極整理軍隊,組織大本營。當時在桂林的部隊有粵軍第二軍許崇智部、福軍李福林部,同時委派朱培德為滇軍總司令、彭程萬為贛軍總司令、谷正倫為黔軍總司令、李烈鈞為大本營參謀長、胡漢民為文官長。

12月4日上午5時,孫中山偕許崇智、胡漢民等由拓本圩登陸,11點55分抵將軍橋(距桂林城五裏許)。桂林各機關團體各界人士均鵠立道旁歡迎。抵歡迎場時,典禮隊的炮隊在郭家山對面鳴放禮炮101響,孫入歡迎亭,歡迎人士脫帽舉旗致敬,並歡呼:“新廣西萬歲!”“中華民國萬歲!”“中華民國大總統萬歲!”還高唱一首歡迎歌。

12月7日桂林軍、政、學76個團體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歡迎孫中山,孫發表專題演講,講題是“三民主義為造成新世界之工具”。孫說:

“本大總統這次誓師北伐,經過桂林,借這個機會能夠和諸君見面,可算是一段大因緣。諸君今天來歡迎本大總統。本大總統更希望諸君來歡迎民國的主義,革命的道理。那就是革命黨主張的三民主義。本大總統是主張三民主義的發起人,三民主義如果能夠實行,民國才可以建設得好。”

接著孫便就三民主義的內容、價值詳為縷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