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八、亦戰亦和(第2/2頁)

徐世昌當然不會毫無目地就到北京來。

這時,皖系又籌劃召開軍事會議,會議主題倒不僅討論軍事,還有選舉總統的問題。曹錕主張這個會議仍在天津召開。至於總統問題,段祺瑞采取了攤牌的意見,建議推舉徐世昌為下屆總統,他自己則表示不做副總統,倘若馮國璋願意退為副總統,他也可以同意,否則他願意和馮國璋同時下野。段出此途,表面上說,是為了團結北洋派,因為徐世昌是北洋的元老,且和直系有很深淵源,徐出山,直系不會反對,段和馮同時下台,直系也可心平。

督軍團們在天津公推張懷芝為代表,於6月15日??北京,面謁馮國璋,請問馮能不能退而為副總統,馮表示“不為”,於是馮段兩人都讓出了副總統的位子,這一來,曹錕就有希望出任副總統職位了。

6月19日天津會議正式舉行,除督軍團各督軍和督軍代表外,還加了龍濟光。會議一致決定通過徐世昌為下屆總統,並通過繼續對南方進行軍事行動。曹錕是因為副總統已是指日可得,所以由主和轉而主戰,至於張懷芝厭戰是因為想回山東老巢,不料他回到山東後,代理山東督軍張樹元一定要真除,不肯交還督軍位子,他只好揖讓,這一來他便落空了,於是只好向南方找地盤,因此他便也由主和轉為主戰。

張懷芝願意赴南指揮軍事,正好符合當時的需要,因為曹錕既然要當副總統,自然不願赴南方,其他的主戰的大將如張作霖、倪嗣沖等都不願離開他的地盤,張懷芝在北洋派中資格頗老,而他已無廟可依,正好成為段對南第五期作戰統帥的主要人選。雖然張不是能征慣戰的良將,但總比派不知名或資格淺的人來得妥當,於是張懷芝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南征主將。

張懷芝雖然余勇可賈,願意擔任征南統帥, 墒撬故巧髂譎螅匭胝乙桓齟蚴幀U饈焙潁敝蘩⒌氖俏馀彐凇?月20日他又由天津到北京來報告天津會議的決定,於是他向段祺瑞悄悄地提出這個要求,段祺瑞正欣幸他願意披戰袍,親上前線,自然立刻答應,就是這天,北京政府發表了下列幾道命令:

特派曹錕為四川、廣東、湖南、江西四省經略使。

特派張懷芝為援粵軍總司令,吳佩孚為副司令。

22日特派李厚基為閩浙援粵軍總司令,童葆暄為副司令。

24日令魏宗翰為陸軍第九師師長。

28日令張樹元護理山東督軍兼省長。

曹錕由“兩湖宣撫使”一躍而為“四省經略使”,在民國政府中這還是最大的地方官。印鑄局特地替這個新官鑄了兩斤多重的銀質獅紐大印,比特任官的印還要大。這一來便顯示曹錕的地位是在各省督軍之上,也就是副總統的候補人。表面上看起來段祺瑞很捧曹錕,其實是非常勉強的,段生平最重資格,以前看不起黎元洪,是因為他在滿清只做到協統,曹錕以布販出身,段怎會看得起他。曹錕在北洋派中本以“老實人”出名,可是這次反反復復,證明老實人也會玩花樣,段在瞧不起曹的出身而外還加上對他的不信任。

段的私心想選一個文人出任總統,所以找到了徐世昌,既然不歡喜武人為總統,則又怎會歡迎武人為副總統?因此答應曹錕為副總統,只是一時權宜之計。

曹錕既為川、粵、湘、贛四省經略使後,竟留在天津私邸花園內飲酒看花,絕無南下之意。段想加重他對川、粵兩省軍事責任,而他卻好整以暇,避重就輕。北京一再電促南下,他回電請先發欠餉,請劃定經略使權限,絕口不提南下就職,請他到北京,他也不答允。

這位民國最大的地方官,四省經略使曹錕靜靜地在天津做寓公,既不南下,也不在北京,他向北京要求由他派人管理德州、漢陽、上海三個兵工廠。北京答復他說:“軍火將充分供給,不必管理兵工廠”。張懷芝本想和他一同南下,見他毫無啟程的意思,實在心焦,拍著他的肩膀說:“老弟,我去山東一趟,你哪天南下?約個日期咱們一道兒走。”

6月下旬北京府學胡同段宅破獲了一件行刺案,皖系的人以為馮國璋所主使,後來查明是辮子兵的余孽想替張勛報仇,在北京組織一個秘密機關,主持人名叫陳炎,他收買了兩個日本人,想在段宅投炸彈,結果被守衛的警察發現,予以逮捕。並將日本人送交日本公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