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奉天的內訌(第4/5頁)

張需要真的和馮合作,馮則是和張假合作。在這次表面和解後不久,他就在他的防區內把張所委派的各縣警察局長,一概拘禁起來,要他們供出曾花了多少紅包買缺,他宣稱要向張算賬。這是過去張作霖采取這種手段對付段芝貴而迫段下台的手段,馮現在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接著,他又發出通電,率領全軍將士辭職,電雲:“張督為人極英明,能實心整頓軍事。麟所部將士均屬下乘,宜即退避賢路。”武人通電辭職,向例是以退為進的一種手法,馮這次率領全軍辭職,則是武人辭職中的一個創格。張實在受不了,乃鄭重問馮究竟目的何在?馮開出條件是要兼任省長,張到了最後關頭,自然不肯讓步,他堅決地拒絕了馮。

段祺瑞當了有權有責的國務總理後,他看到關外兩虎相爭不下,乃電邀馮入京面商要政,這是調虎離山之計,馮當然不會中計,來一個相應不理。奉天公法團籲請雙方和衷共濟,以大局為重,萬勿走向極端,張將軍答應不訴諸武力,可是奉天全省空氣緊張,刁鬥森嚴,夜無行人,局勢異常嚴重。

民國6年2月28日,段內閣請出了最崇高的調人,就是以前招安張、馮兩軍的奉天最高軍政首長趙爾巽,這位趙次帥搭乘三等火車到了奉天。此公於民國2年就任清史館總裁時,由濟南到天津,由天津到北京都是坐的三等火車,在北京城內只坐人力車不坐汽車。

趙抵奉天後,張作霖立即專程趨訪,第二天(6月1日)趙去探訪馮。由於他的聲望,吉林督軍孟恩遠,黑龍江督軍畢桂芳都派參謀長來謁趙,趙乃召集調解會議,可是終無所成。3月6日馮又回到廣寧根據地,調解事也告終止。

張作霖和馮德麟的糾紛正愈演愈烈的時候,張的親信部下五十三旅旅長湯玉麟又和張鬧翻,這對張作霖來說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流年太不利了。

張、湯感情破裂的導火線,是因為奉天警務處處長王永江與奉天軍界發生磨擦,而張袒王所致。光緒卅年(1904年)日俄戰爭時,王永江曾辦遼陽警察,頗為趙爾巽所賞識,欲畀予民政司職務,卻被當時軍界首領張作霖所反對。等到張自己主持奉天軍政時,也像趙一樣器重王永江,賦予王警政大權,讓他整頓全省警務,湯玉麟等嫡系軍人對此深為不滿,有一次軍政大會上,湯等故意拒王參加以示淩辱,湯的軍隊經常向警察尋隙而起沖突。事情傳到張耳中,張作霖一點也不護短,重懲滋事官兵,並召集湯等訓話,大加申斥,湯頗覺難堪。

張、湯的不和,正是馮德麟的機會,乃極力從中挑撥。馮曾派廿八師五十五旅旅長張海鵬潛入廿七師內部策動叛變。張作相乃邀廿七師部分高級軍官談話,要求大家以團體為重。廿七師官佐也認為對付王永江則可,反張作霖則不可,湯玉麟因此陷於孤立,乃率兩連兵逃去新民村。湯離去之後,張曾有一封非常懇切的信給湯,全函如下:

“閣忱仁兄:十七年患難至交,臨別竟未一晤,弟心傷矣!我兄之心能毋傷乎?回憶在桑林子時,我兄、輔忱及弟等共廿四人,屢受洪輔臣、徐翰武等大股欺侮。金壽山勾結俄兵,乘夜襲擊,我等冒死沖出重圍,孫德山背負趙氏出險,投到老達房,家敘五大度優容,推誠相處,稍得喘息。及投誠新民,弟任管帶,兄任左哨哨官。我兄生擒杜立山,首建奇功。弟因升前路巡防統領,兄升馬二營管帶。後開赴洮南,剿辦‘蒙匪’六十三牙簽、陶什叨等,弟兩次被圍蒙古包內,兄均冒險沖到,弟感激涕零,兄勸慰說:‘不願同生,但願同死。’言猶在耳,永矢弗諼。辛亥之秋,奉趙將軍電回省,亂迫眉睫,人心慌恐,我兄率部於一夜之間,擒獲恒六、張榮等首要,脅從逃散,省垣轉危為安。弟因統領中路巡防,旋改編陸軍二十七師,弟任師長,兄升五十三旅旅長。及段將軍離任,弟承乏督軍兼省長。他人見我師團結堅固,前途順利發展,十數年間,得長全省軍政,因羨生忌,因忌成仇,挑撥離間,多方破壞,事實俱在,不待覆案。人生最寶貴者,莫過於生命,昔當患難之時,誓同生死,偶以言語之差,視同陌路。我兄向重義氣,今乃不念前情,不思舊雨,決心離去,此弟深為不解,亦最為痛心者。況且父靈浮厝,大事未完,老母在堂,仍待奉養,兄弟妻妾子孫等,食指日繁,開銷日增,兄不為自謀,也不為全家老小著想乎?共得之富貴,當共享受,耿耿此心,天日可表。今日不辭而行,挽留無術,何時意轉心回,肯來聚首,富貴與共,決不食言,書不盡意,尚希諒察。”

(注):函中人名注釋:一、金鼎臣後為二十七師所屬一團長,違法亂紀,被張斃獄中。二、趙氏為張之元配,參加徐州會議之奉天代表趙錫嘏,即其族人。三、張作相字輔忱,家敘五為張景惠。四、杜立山為綠林著名匪首,騷擾地方,張邀共飲燕,即於席上擒之。五、陶什叨等為蒙古匪首。六、張榮即張榕、革命黨人。七、“他人見我師團堅固……多方破壞”一段,他人指馮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