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皇帝總統歸天(第3/3頁)

另定移靈辦法,並發通告:為通告事。本月二十八日舉行前大總統殯禮,所有執紼及在指定地點恭送人員,業經分別規定辦法,合亟通告,俾便周知。

計開

(甲)赴彰德人員。(一)大總統特派承祭官一員。(二)文武各機關長官及上級軍官佐。(三)文武各機關派員。(四)其他送殯人員。

(乙)送至中華門內人員。(一)外交團。(二)清皇室代表。

(丙)送至車站人員。(一)國務卿、國務員暨其他文武各機關長官。(二)文武各機關各派簡任以下人員四員。

(丁)在中華門內恭送人員。文武各機關人員,及紳商學各界。(不拘人數,在中華門內指定地點恭送。)

附服式:凡執紼官員,均服制服,無制服者,準服燕尾服,均用黑領結、黑手套。有勛章大綬者,均佩勛章,帶綬。左臂暨刀劍柄,均纏黑紗。其余各文武及紳商,準用甲種大禮服,及軍常服,或乙種禮服,學生制服,均纏黑紗於左臂。

6月7日,袁遺體大殮,這位有史以來身兼皇帝和總統的袁世凱,頭帶平天冠,身穿祭天禮服,完全一副“大行皇帝”模樣。這一天,國務院通令全國上下下半旗志哀,學校停課一天,全國人民停止娛樂一天,文武官停止宴會27天。

政府致送袁家屬賻儀100萬元。

正是這一天,西南各省懸旗志慶,雲南、貴州都放鞭炮,全國人民皆大歡喜。這正是南北兩地對袁的去世一個尖銳的對比。

6月23日舉行政府公祭,由段祺瑞代表黎總統主祭。

6月28日出殯,由居仁堂移靈,異柩的人由32人增加到80人。舉柩時北京城內外各廟宇撞鐘101下。黎元洪在新華門向袁柩行了一鞠躬禮。執紼人員是:內閣全體閣員、清室代表和各國顧問,自新華門送到東安門;各國公使由東安門送到中華門。所有的執紼人員,武官著制服,文官著大禮服。沿途軍警嚴密戒備,交通斷絕,送柩專車由前門外車站出發時,放禮炮101響。袁柩由前門外車站上車,徑赴彰德。

袁的家屬在袁的靈柩移出居仁堂時,也搬出了居仁堂。他們搬出時,把所有在居仁堂內可以搬動的東西都搬走了,據統計,光是大箱就有好幾口,均由拱衛軍兵士押解到彰德去。所以居仁堂變成了空空如也。

袁的靈柩也運返彰德,運柩車沿站都停車接受官員祭奠,所以車行甚慢,直到6月29日才到彰德火車站。

袁死之前,武昌傳來一則神話,5月1日大風,東鄉招賢鎮有龍墜入湖中,粗如巨臂,長達數丈,烏鱗紫甲,怒目強爪。第二天則杳無所見,惟湖水呈深黑色。

薛子奇論袁的失敗是由於:

“用楊度而天下之政客走開,用夏午詒而天下之幕府走開,用段芝貴而天下之軍人走開,用梁士詒而天下之理財家走開。”

章太炎論袁的失敗是由於:

“袁之敗由於三人反對三人:梁啟超反對楊度,張一麐反對夏壽田,雷震春反對蔡鍔。”

袁死後,當時的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有《吊袁世凱警告中華民國》一文,大隈是有名的日本侵華野心家,不過這篇文章卻頗有可以警惕之語,其中吊袁世凱一段節抄如下:“袁氏為中華民國之大總統,蔑視《約法》,自制憲法,偽造民意,帝制自為,冀得遂其非分之望。及雲南一呼,全國響應,卒於驚怖憂憤以死。跡其致敗之由,蓋不外耽於逸樂及修飾文字之二事。然此固中國數千年之習慣使然,袁氏不悟其非,轉欲借此以求僥幸,遂致一敗而不可收拾。今者袁氏死矣。雖然,袁氏之死,非僅袁氏一人死生之問題,實中國全國國運興亡之大問題也,中華民國可不知所自省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