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午戰爭與馬關和約(第3/3頁)

光緒廿一年(1895年)正月,袁復趕返前所(地名),與聶士成會晤。二月返石山站,牛莊和營口相繼陷落,於是清廷下詔派李鴻章赴日本議和。這時,由於清軍海陸均慘敗,舉國震動,朝野嘩然,眾謗集於李鴻章,有謂李鴻章私通日本,“用一衛汝貴而百戰之淮軍化為叛卒,用一丁汝昌而大桅之鐵甲盡屬漏舟”,有人竟參奏李鴻章的親信運軍火接濟日軍。大家不相信中國會敗於日本,遂將戰敗責任諉諸李鴻章。李奉命接洽議和,不敢成行,因西太後正在生病,而光緒不允割地。在這和戰未決的當口,日軍揚言將北取遼陽,西攻山海關,清將長順、依克唐阿匆遽告急,而關外各軍亦爭棄防地,紛紛後退,自相驚擾,不久遼南和牛莊亦告陷落。

清朝的海陸大軍都已徹底潰敗,局勢演變到了非和不可,清廷這才再下諭旨,責成李鴻章前往馬關與日本訂城下之盟。

光緒廿一年(1805年)二月,清廷正式向日本求和,並派遣日方所指定的李鴻章為談判代表。這時日軍已陷威海衛和遼東半島,北京危如累卵。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陸奧重光於三月廿日在馬關舉行首次會議。李鴻章和伊藤本系舊識,兩人見面甚為親切,一談就談了三個多小時,在這次會議上,李代表戰敗國,一切都立於不利地位。日本因為是戰勝一方,所以條件極為苛刻。

當馬關和會開始後的第三天,就是三月廿四日,李鴻章竟在會後返回旅邸途中,被日人狙擊,子彈轟入面頰,登時暈絕。當他蘇醒後,拒絕停止會談轉而就醫,他說,“國步艱難,和局之成,刻不容緩,豈能延宕誤國,寧死不願就醫。”他的衫履滿布鮮血,李鴻章慨然說:“此血所以報國也。”他有馬關記事詩一首,詩曰“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裏路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征旗大將壇,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閑看”。

日本自信可以戰勝中國,不過未料到勝得如此迅速和容易,途一經開戰後,清朝竟如此的不堪一擊。日本食髓知味,因此野心大增,得寸進尺,在談和時並不停止軍事行動,俾求議和條件可以更有利於日本。馬關和談開始時,日本的種種留難,借故拖延,都是因為這個原因。不過當李鴻章被刺後,情勢遂為之一變,一個戰敗國家的議和首席代表,竟被日人狙擊,給國際間的印象是太惡劣了;李鴻章因被刺而換到和平,但《馬關條約》仍是很苛刻的。

《馬關條約》於光緒廿一年(1895年)四月十七日簽署,內容是:

(一)朝鮮獨立;

(二)割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讓給日本;

(三)中國賠償給日本軍費二萬萬兩;

(四)允許日本人在中國各通商口岸從事商業工藝制造;

(五)凡西洋各國在中國所獲的特權,日本均得享受。

這個條約簽署後,西方國家為之大嘩,認為日本已侵犯了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利益。尤其是俄國,俄國一直把遼東半島當作勢力範圍,如今竟被日人奪取,怎肯幹休,於是便聯合德、法等國出面共同幹涉,而日本則表示英國可以占舟山,俄國可以占北滿,德國亦可取沿海一島。日本這個主意是瓜分中國的辦法,但俄國不願接受。俄國野心不止是北滿,而是包括朝鮮和東北,雙方利益上既有這麽大的沖突,當然很難談得攏,幸而日本這時還不敢公然和列強決裂,因此勉強地把遼東半島退還中國,由清朝出銀3000萬兩為交換條件。

和議後,李鴻章成為眾矢之的,萬謗交集。他這年73歲,擔承衰老的清廷內外大政,內心確是非常痛苦。他曾寫了一封信給新疆巡撫陶模,可見其心境:

“十年以來,文娛武嬉,釀成此變。平日講求武備,輒以鋪張靡費為言,至以購械購船悉為歷禁。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敵,而淆於群哄,輕於一擲,遂致益發不可收拾。戰絀而後言和,且值都城危急,事急萬分,更非平常交際可比,兵事甫解,謗書又騰,知我罪我,付之千載,固非口舌所能分析矣。”

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大大地傷了中國人的自尊心,可是中國人,並沒有接受這個教訓而自覺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