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偶像破壞者(第2/3頁)

對利奧三世而言,幸運的是他的勝利戰績讓他在軍中擁有足夠的威信,能夠輕而易舉地壓制暴動;但在西部,他就沒有那麽幸運了。西歐一直以來都處於帝國抵抗阿拉伯入侵的屏障之下,目睹了整個因偶像崇拜紛爭而起的動亂,這裏的人們感到困惑,並且十分驚駭。他們以自身的藝術文化遺產為榮,不知道有什麽理由能夠突然證明繪畫和雕塑成為信仰的阻礙。當時的教皇為此感到大為光火,因為皇帝介入了教會事務當中,於是他在背後為意大利的暴動群眾提供了支持。拉韋納的帝國總督在整個半島眾多城市脫離拜占庭管轄的過程中被謀殺,幸虧教皇在其中奮力阻止,不然很可能這裏就會選舉出一名新的皇帝了。77

在這樣一場只因破壞一尊聖像而起的暴風驟雨中,利奧三世很可能曾希望從這樣混亂的局面中抽身,但如今他堅定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一方,因此拒絕退縮。他發布了一道法令譴責聖像崇拜,下令任何聖像和遺跡都必須被立即拆毀。為了以身作則,他收繳了全城的聖骨匣、法衣,以及教堂所用的金銀器皿,然後將所有聖物公開銷毀。當教皇在信中尖銳地批判他應該停止幹涉教會事務,讓那些真正有資格的人著手處理時,利奧三世派出兩艘戰艦前去逮捕他。這兩艘戰艦在海上沉沒了,因此這位最幸運的教皇躲過了被搜捕的厄運,但當教皇以將任何毀壞聖像的人逐出教會作為回敬時,事態進一步升級了。

教皇的言辭在東羅馬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成千上萬的聖像被砸碎或撕毀;但相比逃過一劫的聖像而言,被毀壞的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自己的聖像,從簡單的木雕到復雜精美的琺瑯或蝕刻金屬,這些聖像是難以割舍的精神寄托。然而利奧卻拒絕就此善罷甘休,他的士兵在全城各處遊走,沒收能找到的所有聖像,以及裝飾教堂墻壁的繪畫。修道院試圖阻止這種行為,尤其是市內勢力強大的聖約翰修道院,但他們所能做到的事情卻十分有限。上百名修道士攜帶他們的珍貴聖像逃到卡帕多西亞的荒野,在此地用軟巖石建造了秘密的教堂,等待著公眾的輿論能夠推翻他們殘酷無情的皇帝。

然而,大眾的爭論通常是很難得出什麽確切結論的。利奧將阿拉伯人從君士坦丁堡的城墻下驅逐,當他於740年擊敗另外一支阿拉伯軍隊時,(利奧自己本人聲稱)上帝降下了恩典,對皇帝徹底清洗偶像崇拜的行動加以支持。到了第二年,這種爭論不休的局面略有緩和,但一場地震——一直以來都是不祥之兆——襲擊了都城,利奧此時已經瀕臨死亡,在初夏時分他死於水腫,將身後事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他曾經將拜占庭從被穆斯林征服的命運中拯救出來,他也是半個世紀以來第一位在自己的床上安詳去世的皇帝,但拜占庭帝國此時此刻正面臨著危險的分裂。利奧所發起的關於破壞偶像(事實上,是“徹底粉碎偶像”)的爭議在一個世紀以來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在引發激烈爭鬥,迫使基督教開始考慮一個一直以來都蒙昧不清的問題:崇拜神明與過度狂熱之間的界限到底在何處?凡人關於神聖信仰的描繪究竟該通過一代代的先人們口頭講述,抑或是通過建造偶像來對其頂禮膜拜?一時之間,整個西部的命運陷入了懸而未決的境地。

利奧三世的兒子君士坦丁五世本應有希望解決這些矛盾,但他卻表現出了比父親更加狂熱的態度。他從誕生起便對偶像懷有強烈的厭惡,因此也成了拜占庭歷史上最為狂熱的支持偶像破壞的皇帝之一。在他看來,教會腐敗墮落的根源正是偶像崇拜,他下令所有的神職人員發誓拒絕崇拜偶像。他堅定地相信基督本人才是真正值得崇拜的,因此提到“聖人”和“神聖”等字眼時,哪怕只是用來賭咒,也會令君士坦丁五世大發雷霆。他對那些拒不發誓的修道士極其憎恨,有時候會下令將他們的胡須沾上油脂,然後點火將他們燒死。當大牧首反對這樣殘忍的酷刑並拒絕發誓時,皇帝下令對他施以鞭刑,並將其投入監牢,之後又令他坐在一頭肮臟的驢子的背上,繞著競技場遊行。皇帝還對帝國上下的所有修道院宣戰,迫使修道士和修女結婚,沒收教會財產,並且將帝國軍隊派駐至修道院進行看守。

君士坦丁五世雇用神學家宣揚他的理論,但他本人也是一位受過優秀教育的人,能夠完美地對自身的信仰加以定義。他時常指出4世紀偉大的聖徒該撒利亞的巴西流曾經對偶像崇拜加以譴責,曾經寫下認為崇拜皇帝的肖像就像崇拜皇帝本人一樣是不正確的。78然而君士坦丁五世希望能夠有比古老的論述更堅定的證據來支持他的觀點;他希望自己對抗聖像崇拜的戰爭能夠得到官方支持。而教會的意見在這一問題上存在巨大的分歧,他們並無意支持過於極端的皇帝,但要強硬促成這件事,辦法顯然不只有一個。君士坦丁五世召集全體教會成員組成一個大規模的理事會,讓自己的支持者參與其中,否定任何反對意見。理事會毫不意外地宣布支持皇帝的任何決定。聖像、遺跡和對聖人的禱告都屬於偶像崇拜,一律受到譴責。甚至皇帝最為殘酷的凈化措施也得到了教會的認可,公開處刑成了他們有力的武器之一。那些拒絕加入破壞偶像行動的人被毒打、致殘,甚至在街道上被處以石刑,這一切都得到了皇帝默許式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