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更糟糕的威廉(第3/5頁)

然而,威廉二世正準備接受這樁婚事,亨利二世手下四個騎士殺死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Thomas à Becket),掀起軒然大波,這樁婚事只得取消。曼努埃爾一世再次提出嫁女,這一次威廉二世同意了。然而,就在公主應如期抵達的那一天,拜占庭的船只並沒有出現在西西裏。顯然,曼努埃爾一世認為德意志帝國是更合適的聯姻對象,於是改變計劃,但並未告知西西裏。威廉二世莊重地來到港口迎接,但等待一天無果。這是公開、徹底的羞辱,威廉二世只能返回宮中。他絕不會忘記這次受辱。

此後數年,威廉二世的婚事不再提及,直至沃爾特再次建議他與英格蘭聯姻。意想不到的是,這也得到了教皇的支持和幫助,因為他害怕威廉二世和腓特烈家族聯姻,從而促成羅馬南北兩大強國的聯合。隨著時間流逝,民眾對於謀殺貝克特的憤怒情緒逐漸平息,威廉二世向英格蘭提出聯姻。亨利和妻子埃莉諾欣然接受。公元1177年,23歲的威廉二世和12歲的瓊在巴勒莫完婚。

這次聯姻標志著威廉二世走上政治巔峰。他正值青春韶華,甚至開始擺脫沃爾特的控制。三年前他已經開始在蒙雷阿萊建造大教堂,表面上旨在紀念祖父羅傑二世的榮耀,真正目的卻在於削弱沃爾特的權力。教堂竣工後,威廉二世親自任命大主教,當即扶植了一位與權臣沃爾特平起平坐的對手。沃爾特憤怒地表示抗議,但卻無能為力。

這是非同尋常的時期。威廉二世廣受歡迎、富可敵國、年輕有為,國際形勢似乎也對他有利。在意大利,日漸衰老的腓特烈一世最終放棄了完全征服半島的希望,決定嘗試外交手段。他向西西裏提出永久休戰。對威廉二世來說,現在和德意志皇室聯姻為時已晚,但腓特烈一世提出了新的聯姻請求。他的兒子和繼承人亨利至今未婚;如果威廉二世能為亨利找到合適的新娘,這兩大王國將會和平共處,走向聯合。

威廉二世熱切應允。他的祖父羅傑二世有一個遺腹女康斯坦絲,比威廉二世小一歲。由於威廉二世沒有子嗣,他的姑母康斯坦絲成了西西裏的王位繼承人。這一點非常明確:西西裏的所有貴族都曾宣誓,如果威廉二世死後無子,就承認康斯坦絲為王位繼承人。隨後威廉二世陪同康斯坦絲來到港口,親自送行,將她交給了德意志帝國的皇子。

民眾對此並不滿意,就連威廉二世的崇拜者也認為他的決定荒誕透頂。盡管他有大量時間培育繼承人——威廉二世剛到30歲,妻子只有18歲,但這個決定賦予勁敵合法繼承西西裏王位的可能性,實在是可怕的冒險。如果威廉二世或妻子早逝——中世紀世界充滿不確定性——西西裏將會落入德意志皇帝的手中,而後者在過去25年極力試圖毀滅西西裏王國。

威廉二世認為這場冒險是值得的,原因很簡單:他可以就此專注於實現征服海外的夢想。他從小聽著祖父戰無不勝的故事長大,也曾對父親放棄非洲感到震驚。現在他打算重建西西裏的海外帝國。

他的第一次試探簡直是一場災難。北非團結在強大的穆瓦希德王朝(Almohads,又稱“阿爾摩哈德王朝”)旗下,輕松擊退了諾曼人的入侵。第二次他派出3萬大軍進攻亞歷山大港,希望遏制耶路撒冷的威脅、穆斯林新興的強人薩拉丁(Saladin)。未等諾曼人登陸,薩拉丁大軍出現,兵不血刃地擊潰了散漫無序的西西裏軍隊。盡管多數將士安全登船,但他們一無所獲、空手歸來。然而,威廉二世決心堅定,同時地中海東岸形勢大好,其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君士坦丁堡。

公元1180年,地中海世界局勢劇變。曼努埃爾一世去世,結束了長達36年的統治,留下了年僅11歲的幼主阿歷克塞,還有不得人心的攝政大臣。新政權維持了兩年,但公元1182年曼努埃爾一世的表弟安德洛尼卡(Andronicus)起兵叛變。

安德洛尼卡是一個非比尋常的人物。他繼承了家族一切優點,但絲毫沒有其家族的局限性。1182年他已年過花甲,但看起來比實際年輕20歲。他在戰場和情場都留下了一段傳奇。在通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上他曾誘使三位表親歸順自己,也曾兩次遭到驅逐,獲得了“革新將軍”(聽起來有些奇怪)的稱號。他無論去哪裏都受到熱情歡迎。本應和他交戰的軍隊紛紛投降。他到達君士坦丁堡城下後,欣喜若狂的民眾護送他穿過金色大門。

然而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不到一個月,安德洛尼卡殺害了皇族所有成員。年輕的皇帝阿歷克塞被迫簽署處死生母的命令,之後他自己也被勒死。安德洛尼卡霸占了阿歷克塞12歲的遺孀,開始有計劃地鏟除同情舊政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