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歷史記憶(第3/3頁)

惠帝在世,呂後由於有希望而無危機,因此,她並未采取非常過激的措施。

呂後的敗筆是她的大封諸呂。劉邦與大臣們的“白馬盟誓”在漢初大臣中影響非常之大。王陵公開頂撞呂後封諸呂,打的就是“白馬盟誓”的旗幟;可見,“非劉不王”已成為劉邦去世之後功臣派信守的一個重要原則。漢文帝之世,漢景帝秉承其母竇太後的懿旨要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侯,當時的丞相周亞夫又是堅決抵制:“高皇帝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今信雖皇後兄,無功侯之,非約也。景帝默然而止。”到了漢景帝之時,而且是竇太後出面提議,封的又是當今皇後的兄長,但是,丞相周亞夫仍然予以阻止。“白馬盟誓”在漢初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呂後硬要往“非劉不王”這根高壓線上撞,只能是自取滅亡。

此時呂後的一大失誤是逆勢而為。

明明知道大臣們堅決反對封諸呂為王,自己偏偏要逆勢而行。盡管呂後在世之時,可以憑借著巨大的權勢保持局面不至於失控,但是,自己過世了呢?

聰明的呂後此時已經是利欲熏心了!她像所有的獨裁者一樣,過於相信自己對局面的控制能力,結果必然是誤人誤己。

順勢而為的呂後,勢如破竹;逆勢而為的呂後,驚弓之鳥。

人生順勢與逆勢,可不慎哉!

二、識人之明

呂後另一大失誤在於缺乏識人之明。

按照常理,呂後當不乏識人之明。但是,大量史實證明:呂後雖有政治家的眼光,卻缺乏政治家的慧眼。

呂祿是呂後自封的大將軍,主掌北軍。漢代京城南北二軍,北軍勢力勝過南軍。但是,最先放棄權力卻是呂後最為倚重的這位侄子呂祿。

呂祿之失甚多:

第一,誤聽酈寄。企圖以交出軍權來換取自己的平安。

第二,不聽忠告。呂祿的幼稚最早被他的姑姑呂媭發現,呂媭當即判斷呂氏將要滅亡了,甚至不惜將全家的珠寶擲地以喚醒呂祿。但是,這一過激行為並沒有喚醒呂祿。呂祿最終還是企圖息事寧人!但是,政治權力之爭豈是息事寧人之事?

第三,缺乏溝通。呂祿為上將軍掌管北軍,呂產為相國掌管南軍。呂祿即使想棄軍以求安,也一定要與呂產通個信息,二人協調一致。讓人非常不解的是呂祿采取如此大的動作竟然一點都沒有通報呂產。呂產是在對呂祿放棄北軍指揮權一無知覺的情況下被殺的。

呂祿、呂產,本是呂後倚重的兩位侄子。如此無能之輩,竟然也會被呂後選來掌管軍權保護呂氏宗族?呂氏焉得不滅族哉?

呂後作為呂祿、呂產的姑姑,應當對雙呂的能力有所了解,不知緣何用此二人?呂後識人之暗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上述幾個方面來看,呂後一生很大的一個失誤,就是人性缺失。這個人性缺失,導致她的民間形象極其醜陋。她的作為讓人們感到她過於兇殘、暴虐,何況她又是一位女主,因此,民間的惡評非常自然。

呂後確有德政,而且,她的德政保證了漢初的政局穩定,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其拯救的人數大大超過她殺戮的功臣、皇子;但是,這些德政不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人,也沒有具體生動的故事。因此,這些德政,很難讓民間百姓記住。

結果,呂後的民間評價出現了一些獨特的現象:一些突出表現她人性缺失的事件往往被人們放大了,牢牢記住了,而一些表現她德政的具體措施卻沒有被人記住。因此,呂後的民間形象就變得非常醜陋了。歷史的記憶往往如此奇特,令人深思。

呂後作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上的第一位女主,她為鞏固西漢政權,穩定漢政局,發展漢初經濟,廢除秦朝苛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值得肯定。但是,她的兇殘、暴虐,使她的民間形象變得非常醜陋,也同樣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