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四面楚歌

第一節 張良獻計 劉邦結盟

漢四年十月,項羽“兵罷食盡”,無力再與劉邦打下去,於是接受了劉邦“中分天下”的建議,“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放回了被扣兩年又四個月的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但是,劉邦在接回父親、妻子後,立即撕毀協議,一路追殺項羽,直至固陵。此時,劉邦雖然已經在全國戰場上形成對項羽的合圍之勢,但是,由於韓信、彭越不按時出兵合圍,劉邦的戰略優勢並未得到充分發揮,劉邦實際上是孤軍追擊;所以,項羽十萬軍隊一個反擊戰就把劉邦二十萬軍隊打得只能困守固陵,不敢出戰。劉邦在主戰場上的被動局面至此仍然沒有得到徹底扭轉。劉邦怎麽才能改變主戰場的被動局面呢?項羽能夠最終逃脫失敗的命運嗎?人們常說項羽最後是被韓信用“十面埋伏”之計打敗的,歷史上真有此事嗎?

張良獻計共天下

劉邦二十萬軍隊打不過項羽十萬軍隊的現實讓劉邦很無奈,只好問計於張良,張良能夠向劉邦提出什麽高明之見呢?

張良講了兩點:

第一,韓信、彭越為什麽不來?

張良認為,西楚很快就要被打敗了,但是,韓信、彭越兩個人卻沒有封地。他們不來是有道理的(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韓信被封為齊王,並不是劉邦的本意(齊王信之立,非君王意),韓信自己也知道劉邦並不是真心實意地願意封他做齊王(信亦不自堅)。

彭越平定了整個梁地,功勞很大(彭越本定梁地,功多)。當初,因為有魏王,所以,只封彭越做了魏國的相國(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為魏相國)。如今,魏王已經死了,彭越早就希望當梁王,但是,劉邦卻不封他為梁王(今豹死毋後,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

第二,劉邦應該怎麽辦?

張良認為,如果劉邦能和韓信、彭越共同分享天下,可以立即使他們到來(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他建議把睢陽以北直到谷城的地全封給彭越,讓彭越當梁王(今能取睢陽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把陳(今河南淮陽)以東直到海邊的地封給韓信——因為韓信是楚人,他希望得到楚地(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復得故邑)。張良說:如果大王能捐出這兩塊地給他們兩個人(能出捐此地許兩人),那麽,他們兩個人就會各自為戰(使各自為戰),楚兵就容易被打敗了。

張良的回答主要有兩個要點:一是當封未封,二是共享天下。

所謂“當封未封”是指韓信、彭越立有大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所謂“共享天下”是要求劉邦要能夠與消滅項羽的功臣共享天下。

劉邦封地招韓彭

前面我們講過,當君王的人要“三善”:善聽、善用、善賞罰。劉邦非常善聽,也善用人,賞罰也基本恰當。

善於封賞的劉邦,為什麽此時卻想不起來割地封王這一殺手鐧了呢?

關鍵在張良“共天下”三個字上。“共天下”是要求劉邦與韓信、彭越這些大功臣共同享有天下,這對此時的劉邦來說實在是很難接受。

劉邦在彭城之戰大敗而歸的途中,曾經主動提出過要將函谷關以東的地捐出來,以招納賢士、共同破楚,為此而尋找“共功者”。張良馬上向他推薦了黥布、彭越、韓信。

彭城大戰徹底打破了劉邦迅速統一天下的美夢,對劉邦的刺激非常之大。迫於五十六萬大軍打不過項羽三萬騎兵的殘酷現實,劉邦不得不利用捐地作為破楚的工具。盡管劉邦沒有明確說出“共天下”三字,但是,劉邦的“捐關以東”實際上就是要和破楚的功臣“共天下”。

劉邦兵敗固陵之時與他兵敗彭城之時已經大不相同。兵敗彭城,他第一次嘗到了楚軍的勇猛;兵敗固陵,他已經完成了對項羽的戰略包圍。因此,兵敗彭城,他主動提出捐關東之地尋找“共功者”;兵敗固陵,劉邦擁有的戰略優勢使他不願重提捐關東之地尋找“共功者”的主張。

但是,張良比劉邦清醒。張良知道,僅靠劉邦軍團不可能最終戰勝項羽,所以,他提出如果能夠與韓信、彭越“共天下”,就可以立即將他們招過來;否則會怎樣,張良沒有講。但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不這樣做,單靠劉邦絕不可能消滅項羽。

聽了張良一番話後,劉邦再一次發揮了他善聽的特點,同意按張良的建議給韓信和彭越封地,並立即派人與韓信、彭越訂立盟約。韓信、彭越得到如此明確的封賞,立即帶兵與劉邦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