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戰功顯赫(第2/2頁)

除了王翦善於自全之外,贏政對功臣的善待也極為不易。功臣中有善於自全者,也有不善於自全者,但是,他們的功勞均不可抹殺。是否善待功臣是考量一位領導者氣度與胸懷的標尺。也是事業能否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要善待自己的功臣,因為,功臣是民族的靈魂,是民族的驕傲,是民族的希望。

贏政非常善於用人,重用王翦、王賁父子即是一個明證。而對攻打楚國大敗的李信仍舊任用不疑,也是一個明證。

王翦在秦滅六國的十年過程中,是統兵最多、打仗最多的將軍。在他的軍事生涯裏,幾乎沒有失敗的記錄。通過王翦,我們似乎可以約略知道贏政滅六國的奧秘所在。強有力的統帥對於戰爭的勝負至關重要,猛虎領導的綿羊能夠戰勝綿羊領導的猛虎。在贏政的麾下,聚集著不少這樣的軍事人才。

除王翦父子外,在秦國歷史上,還有一對父子非常有名,他們就是蒙氏父子,他們也為贏政兼並六國做出了很大貢獻。

秦昭襄王時,蒙驁由齊人秦,成為除白起之外的另一員名將。蒙驁一生侍奉過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贏政四代國君。蒙驁的主要功業是在贏政的父親莊襄王時期,一奪韓國軍事重鎮成臯、滎陽,秦國因此而建立了三川郡;二奪趙國三十七城,使趙國國土迅速縮水。此外,在秦王贏政三年(前244),蒙驁取韓十三城;五年(前242),取魏二十城,建立東郡,隔斷了六國的南北合縱,並使秦國國境與齊國接壤。蒙驁一生為秦國建立了最為關鍵的兩個郡——三川郡與東郡。

秦王贏政七年(前240),蒙驁去世。他的兒子蒙武在秦王贏政二十三年(前224),作為副將軍與王翦共同伐楚,大破楚軍;第二年,蒙武俘獲楚王。蒙武的兒子蒙恬於秦王贏政二十六年(前221)攻打齊國,也大獲全勝。可見,蒙氏祖孫三代也是贏政統一天下的股肱之臣。

在秦王贏政滅六國的過程中,不但出現了能征善戰的王翦父子、蒙氏父子,還有很多人為秦國的發展做出過貢獻,但是因為史料的局限,他們沒能留名青史。但是有一個人的名字卻通過史書的記載而熠熠生輝,他的戰略思想加快了秦滅六國的步伐,讓軍事強國趙國自毀長城。這個人是誰呢?

他就是軍事家尉繚。“尉”是國尉,即秦國主管軍事的最高長官;

“繚”是他的名。因此,史書將他的官和他的名合起來,稱他為“尉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