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長平之戰(第3/5頁)

長平之戰大敗 趙國緣何失利

趙國作為一個強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最終損失了四十五萬名趙兵。當歷史定格在這一刹那之時,趙國的亡國已經無可挽回了。長平之戰前,秦國雖然在秦昭襄王的統治下已經成為天下第一強國,但是,此時的趙國也是六國之中唯一可以和秦國叫板的國家。一個幾乎可與秦國抗衡的國家,為什麽在長平之戰中敗得如此之慘呢?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因素導致了趙國最終的失敗呢?

我們先說趙國。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失誤可以歸納為三句話:準備不夠,底氣不足,臨戰易將。

“準備不夠”是趙國失敗的第一個原因。長平之戰後,無數後來人關注的一個重要歷史話題是:趙國應該不應該接受上黨之地?趙國不費一兵一卒可以白白得到一個下轄十七座城邑的上黨郡,從道理上講,趙國理應接收,這叫不要白不要。趙孝成王決定接受上黨郡並沒有錯,錯在哪裏呢?趙國接收了上黨郡,就意味著秦、趙兩強之間必然會有一場大戰、惡戰、生死決戰。秦要統一天下,秦、趙兩強之間的惡戰、大戰是不可避免的。趙國可以選擇的只有與秦國決戰的時間、地點。如果以長平之戰趙國陣亡四十五萬名士兵為由,指責趙國不該接受上黨郡,那麽,趙國不接受上黨郡就能避免與秦的決戰嗎?這場決戰即使不在長平也一定會在其他地方開戰。所以,趙國接受上黨郡這件事的本身並不存在對與錯。決定對與錯的是,趙國是否做好與秦國決戰的準備,包括心理準備、戰爭準備。戰爭準備又包括選將、軍糧,等等。

特別是選將,前敵總指揮的策略得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戰爭的勝負。在長平之戰初期,廉頗確實打得不好,但是,廉頗根據雙方形勢及時調整,決定用固守代替進攻的戰略決策,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秦軍舉全國之力打了三年竟然毫無進展,這不能不說廉頗的固守方略十分得當;無可奈何的秦軍最終不得不用反間計拿掉廉頗,也從反面證明廉頗是秦軍的大敵。但是,趙孝成王卻視廉頗的策略為軟弱,臨戰易將,這顯示出趙國對與秦國作戰的準備明顯不足。

“底氣不足”是趙國慘敗的第二個重要原因。趙孝成王的底氣不足主要表現為,初戰失利就準備議和。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和,“和”本身並無過錯,但是,何時議和、怎樣議和,卻是一門大學問。虞卿堅決反對立即議和,因為初戰失利就議和肯定難於成事。虞卿主張聯合楚、魏,造成又一次諸侯合縱抗秦的態勢,給秦國施加強大的外交壓力,然後議和才可能成功。虞卿的計謀非常有道理,長平之戰本應該是山東六國又一次合縱抗秦的機會,但是,趙孝成王白白浪費了這一大好時機。初戰失利就急於求和,結果越急於求和,秦國越不議和,最終兵敗地削,導致亡國。

趙孝成王為什麽急於議和呢?原因既是準備不夠,又是底氣不足。農業一直是趙國發展的薄弱環節。商鞅變法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重農富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並沒有惠及趙國的農業,所以,農業一直是制約趙國上升為一等強國的一個瓶頸。長平之戰中,農業問題最終顯觀出來了。趙括最後自殺式突圍就是因為軍中已斷糧四十六天,這仗還能打嗎?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打了三年,打到最後,趙國無糧,向齊國求援,齊國袖手旁觀(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不願救趙。齊國在是否援助趙國糧食問題上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不必救趙,坐山觀虎鬥即可。另一種意見認為趙國是齊國的屏障,唇亡則齒寒,趙國被徹底鉚玫之日也就是齊國、楚國的滅亡之日(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所以,無論從道義上看,還是從利害上講,齊國都應當責無旁貸地救趙。但是,齊王建是齊國的亡國之君,昏庸至極,對這些具有前瞻性的建議完全聽不進去,只顧享受趙國浴血奮戰給齊國帶來。的短暫和平,不願出手救援趙國。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的第三個原因是“臨戰易將”。趙孝成王臨戰易將的理由無非是三條:一是初戰失利,二是固守示弱,三是中敵反間。

當趙孝成王決定任命趙括為統帥時,曾遭到兩個人的強烈反對,一個是藺相如,一個是趙括之母。藺相如是趙國重臣,在長平之戰爆發時已經病重,他聽到趙孝成王重用趙括的消息後,立即上書趙孝成王,非常嚴肅地指出:“大王憑借趙括的名氣而重用他,太不慎重了。趙括只能讀讀兵書,聊聊兵法,完全不懂得隨機應變(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讓這樣的人指揮與強秦的生死決戰,不免草率,而且簡直是拿趙國的存亡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