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投靠(第2/3頁)

“我擔心拖入冬季。”

“民事部和商社可以提供二十五萬石以上的糧食供應,足夠保證大軍六個月的供給,當然這會造成登萊糧價同樣高漲,但咱們可以忍受,秋收之後糧價會有所回落,而建奴不行,更重要的是皇太極不知道咱們能撐多久。”

陳新點點頭,神情間輕松了不少,他指了一下沈陽,“沈陽周圍是最富庶的地區,只要能威脅到這裏,皇太極就只能處處布防,進而選擇速戰速決,但遼南山地中就不是他擅長的地方,所以與我在海蓋之間決戰就成了他的唯一選擇。”

陳新接著指了一下牛莊,“這個地方與遼西相接,遼鎮的態度值得關注,萬一他們知道我登州是傾巢而出,亦可能會給後金提供糧食,以繼續騎墻搖擺。”

“所以我讓今年的糧荒比去年兇狠。”劉民有滿不在乎道,“祖大壽不會有多的糧食給建奴,從遼鎮的角度來說,給建奴提供糧食風險很高,後金日薄西山,萬一一戰完蛋,他就要獨自面對登州鎮的怒火,錦州能擋住後金軍,絕擋不住你的大軍一擊。”

陳新苦笑一下道:“怎麽這次你的戰略比我還清楚。”

劉民有搖頭笑道:“因為你太患得患失了,自己把自己陷在局中。分離蒙古、截斷宣府商路、關寧糧荒、控制東江、占據遼南據點,我們一步步都做了,只是把最後一擊提前了,其實咱們早已經推演過了,遼鎮援助建奴的可能很小很小。你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戰場上,其他的事情有我、宋聞賢、周世發來辦。”

“說的好。”陳新對劉民有拱拱手,“謝謝提醒。”

劉民有也回禮,然後才道:“下面跟你說說後勤,五月底至六月,在北運河地區采購糧食八萬石,第一二批已經從天津出海,這些船只到達金州後,便會回到登萊參加運兵,其余糧食都要從登萊起運,主要靠商社和各個屯堡船社的運力,運輸計劃將持續到九月。登州和文登水師已經往東江加運了一批武備和糧草,這些運力影響到了棉布的運輸,但今年所有事情都要服從大戰略。”

陳新站起來道:“今年堅持過去,只要遼東光復,我們全盤皆活。民事部要準備明年的移民計劃,去遼東的都給三十畝地,必須以登州老屯戶為骨幹,再輔以新到的流民,在遼東廣建屯堡,兩三年後登州體系糧食足以自足,我們便可問鼎天下,確立遼東的民政體系必須在朝廷之前,所以這個計劃你要盡快安排。”

“朝廷肯定會來遼東插一腳,你得事先有所準備。”

陳新哈哈笑道,“朝廷那點執行力吃不下遼東,當然我會有準備,等我的大軍調動完成,咱們也要造聲勢。”

劉民有還未說話,外邊的副官大聲道:“陳大人,王撫台過來了,說有話想跟大人說。”

陳新揚揚眉頭看向劉民有,劉民有攤著手,表示不知道王廷試是來幹什麽的。

陳新思索一下道:“可能是說更換巡撫的事情,或許是要請我幫忙,我去見見。”

……

陳新在正廳見到了王廷試,陳新依然用下官禮跪拜,王廷試幾步過來扶起陳新,陳新擡頭看他的時候,見王廷試神情間頗有些動情的樣子,也不知是裝的還是真的。

“王大人您這是?”

王廷試罕見的拍拍陳新肩膀,“陳總兵,咱們相識也有七年了,當年初見你時,還在威海任千戶,來登州問孫國幀要折色,本官是第一次見你,那時本官是登萊道。”

陳新先是驚訝了一下,連忙躬身道:“那麽久遠的事情,難為大人還記得。”其實陳新自己也記不清什麽時候第一次見的王廷試,因為當時根本不知王廷試能當巡撫。

“當時本官就覺得陳總兵非一般武人,今日再看到陳總兵,已是武人之頂峰,功績不在戚繼光之下,是以心中有些感概。”

陳新謙虛幾句,這王廷試今日有些失態,他趕緊讓手下離開,請王廷試坐到上首之後,親自給王廷試泡茶,忙活完畢之後坐到了王廷試的右側。

王廷試端起茶喝了一口後嘆氣道:“往日總有人問本官,為何唯獨登州鎮能出強軍,本官往往說得淩亂,今日喝到陳大人這裏的茶,還是杭州的尋常貨色,本官算是明白了,乃是上行下效。”

陳新笑道:“下官一介武夫,喝好茶也品不出來,樣樣茶都是一個味道,大人不要見笑的好。”

王廷試輕輕放下茶杯後突然道,“本官上疏向皇上辭官了。”

陳新愕然一下,旋即明白王廷試是在京師活動失敗,崇禎堅持要更換登萊巡撫,所以王廷試選擇了辭官。片刻後陳新便知道了王廷試的想法。王廷試不等朝廷的任命,先行一步提出辭官回鄉,這樣崇禎順水推舟,也不用再給他安排職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