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搶購(第2/2頁)

另外一人急道:“誰,您聽誰說的有流寇往江南去了,我聽到的是一路去湖廣,一路還在河南打轉,聽說要打開封。”

“哎,不管打哪裏,湖廣和南直隸都亂不得,那價真要是高了,買得起的就少了。”

“你擔心買得起的少了,如今都拿不到貨,大夥還是想想去哪裏找貨來……”

鐘老四聽得有些驚訝,看來還不止天津一處缺糧,他哼哼一笑,“老子這就去找方才那人說個明白,這事分明就是到處搶糧,就跟咱們登州鎮一點關系沒有。”

……

天津四海商社總號,這裏屬於商社北直隸商圈和運河商圈的交界點,如今都在王二丫的分管之下,也是登州此次經濟戰的指揮處。

天津此地是四海商社勢力最穩固的地方,登州鎮兩次勤王都經過此地,加上陳新和劉民有出自天津,在這裏的民眾認可度最高。這裏距離京師很近,溫體仁和梁廷棟等人對這裏頗有影響力,當地官員根本不敢和登州的生意作對,反而有不少其他商社看四海商社的臉色行事。

“這一條假消息改一下,就說建奴今年很快要入寇京師,人馬已經在路上,所以大家都要屯糧。”王二丫用筆勾了一條,對旁邊的盧友說著。

“是,屬下再加幾個地名,顯得真實一點。”盧友飛快的記錄著。

王二丫又看了一條,“流寇已經過了襄陽,你們不妨再誇大一些,就說有一路去了漢中,另外一路連破湖廣大城,漢江沿線全部殘破,湖廣今年恐顆粒無收,江南嘉興府大旱的消息誇大一點。”

盧友得意的道:“是,王總管好計策,這一下整個北直隸都要搶糧,最好蔓延到陜西和宣大去。”

王二丫揉揉發紅的眼睛,“這是陳大人和劉大人定的,我不過把他們的策略細化罷了。”

“那也得王總管來主持才行。”盧友帶著些佩服的道,“光靠咱們商社收購,價格上漲不了那許多,二丫總管你這一出手,臨清以北同時開始采購,引發其他糧商惜售,而且也同時出來搶糧,這樣一來百姓會自發搶糧存在家中,這個數量便無法估量,在短期內運河運力有限,根本無法平抑糧價。”

王二丫此時也有些得意的道:“江南如今不出產糧食,漕糧多來自湖廣和江西,今年流寇一去湖廣,大家都會認為秋糧會歉收,南方也會存糧,待北方糧價大漲,南方亦會引起搶購,這糧價便漲了。至少要等到湖廣和四川秋收後,糧價才會回落,那時候再從南往北慢慢平抑糧價,等到北方糧價回落,已經入冬了,南方糧食也就運不來北方,老娘看建奴去哪裏買糧去。”

盧友嘆道:“二丫總管您這招最厲害的,是讓百姓人人驚慌,都在家中多存糧,購買量會在短期突然增長很多,即便咱們不屯糧,糧價也會高漲,昨日的消息,關寧的糧價已經二兩五錢一石。”

“不過你別忘了陳大人和劉大人的目的,首要是打垮那些在遼西做生意的人,你告訴那些家一起屯糧的大商家,大家得統一步調,等到關寧糧價布價大漲再一起出貨,在天津和京師緩緩放糧,把利潤賺足了,偏偏只在遼西壓價,打垮了那些老的遼西商家之後,咱們慢慢再分遼西的好處,分成好商量,到明年就好辦了,遼西那點遼餉都要被咱們賺光。”

盧友有些擔憂道:“那萬一吳襄他們是自己在販糧,到時在遼西……”

王二丫滿不在乎道:“你怕什麽,他吳襄敢動咱們四海商社不成,他還想不想賺蒙古的銀子了,還想不想要卷煙了,再說咱們一起動手的商家,背後都是朝中大員,吳襄也得罪不起。”

盧友嘿嘿一笑,然後搖搖頭道:“都在二丫總管算中,那萬一朝廷或是天津的衙門來查囤積居奇怎辦?”

“朝廷的德行就那樣,咱們自己打發那些本地官員,讓外務司想想辦法打理京官,另外跟王長福說說,留一個千總部在天津,總之他自己想辦法,至少留到七月,如此就穩妥了。”

盧友摸摸下巴,“可這想什麽法子……”

王二丫頭都沒擡,隨口就說道,“就說沒船回去就是,或是跟水營起點糾紛,等著朝廷來調解,這些多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