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釣餌(第2/3頁)

崇禎心情舒暢,又對王承恩道:“今年登州鎮東征西討,河南平了紫金梁,遼東痛擊建奴,自然是戰功赫赫。不過曹文詔、鄧玘他們也是不俗的,還有跟你一個名字的總兵王承恩,最近也頗有些斬獲。就連那個耿仲明,也能打些仗,他們雖比不得陳總兵,那也是強軍,多幾支強軍,百花爭艷,總比一枝獨秀的好。”

聽了這話,王承恩又奉承一番,崇禎因為高興,也和王承恩多說了幾句,到後來打起哈欠,“朕要休息了,承恩你把新的奏章備好,明日一早朕要閱過,今日剩下的,你都放在上面,不要誤了時候。”

王承恩便招來宮女,服侍皇帝更衣休息,因為時間已晚,崇禎照例就在西暖閣睡覺。

王承恩忙完後,又回到禦案旁邊收拾,從外間拿進來一疊新的奏疏,把剩下的二十多份放在上面,他左右看看,沒有人在留意,便將下面倒數第二份抽出來,又插到了最後。

走出西暖閣後,王承恩松了一口氣,搖著頭喃喃道:“這個陳總兵打仗越來越能幹,彈劾的人卻越來越多,這事弄的。”

……

九月二十八日,陳新與劉民有隨船回到登州,同時回來的還有近衛營所部。遼東已經下了雪,若是再走晚些,沒準哪天就凍上了,再要坐船回來就要費一番力氣。

陳新經營遼南的決心一下,各部司都在遼南設置分支機構,其中的兵務司特別在南關設立了一個集訓基地,要修建大批的營房,被俘的包衣和蒙古人是最好的勞動力。南關的防線初具規模,陳新打算調回第三營,留下第二營和第四營在金州。

因為旅順戰役的緣故,登州和天津都運送了大批糧食到旅順,足夠遼南的登州軍吃大半年,陳新在糧食方面收獲頗豐,在九月從登州運來一批預備兵,再從輔兵和守備隊中抽調表現優秀者,就由兵務司在南關集訓,然後補充在兩個營中。

民事部也建立了相關機構,劉民有指定了一個屯務司的主事負責,他們會在冬季做好準備工作,開春後便全力建設遼南。冬季運輸糧食不便,所以屯戶還沒有送往遼東,到開春前都是軍管,遼東的最高指揮位劉破軍。

冬季封凍的時候,遼南和登州交通不便,傳遞一次消息頗為費時費力,但陳新估計後金這一次損失慘重,冬季沒有實力再來遼南,他把金州地峽的防務全部交給劉破軍和朱國斌,自己趕著回了登萊,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

王廷試和呂直都在水城迎接,呂直是興高采烈,對陳新的態度完全不像上級。王廷試也是絲毫沒有架子。這次旅順的軍功分配,兩人都派員去了旅順,已經商量妥當,這兩日便會上報軍功,大家既有好處又有面子,自然會更加客氣。按理說劉民有這個團練總兵是不能擅離登州的,現在私自去了旅順一趟,還跟陳新一起回來,王廷試和呂直都當做沒看見,連問都沒問劉民有。

他們是上午到的,在巡撫衙門裏面接風吃了午飯,直到下午才出來,席間耿仲明與陳新拉開距離,倒是劉澤清刻意奉承,讓劉民有感覺十分怪異。不過他知道青州總兵的事情,耿仲明現在是這副樣子,下來之後肯定會去面見陳新,兩人的利益關系比劉澤清深得多。至於王廷試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劉民有就猜不出來了。

兩人從巡撫衙門回來,一路說著棉紡的事情,準備安排時間去靈山衛的廠區視察,剛到水城東校場的總兵府,便看到周世發等在那裏,他迎上陳新便一路嘀嘀咕咕,陳新開始邊走邊聽,後來停了下來。

劉民有多走了幾步,看兩人沒跟上來,又停下來等待。周世發一邊說著,又多次轉頭看劉民有,陳新也看了劉民有兩次,劉民有心中奇怪,這個特務頭子有什麽事情會與自己相關。

過了片刻後,陳新走過來咳嗽一聲道:“劉兄,你恐怕最近要多帶幾個人了。”

“什麽人?”

“保鏢,登州鎮可能有一個級別較高的建奴奸細,據說能經常見到你,以後你身邊至少要加三個衛兵。”

劉民有嘴張得大大的,他在腦中回想了一番,一個個臉孔閃過,都是做事踏實能幹的人,他實在想不出會有誰是奸細。

周世發也湊過來,“劉大人,現在只是有一條消息來,尚無法核實。但這事寧可信其有,多帶幾個人總是穩妥些。”

陳新點頭道:“主要是你接見屬下和出門的時候,府邸那邊我會調總兵衛隊嚴密布防,家中你不用擔心,最近減少出門的次數,飲食要李冉竹親自動手,不要假手那些幫傭,或者你幹脆以加班為名,住到民事部公房裏面。”

劉民有呆了一會才道:“總防著算個什麽事,咱們怎麽抓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