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青化鎮(第2/3頁)

上了會場之後,玄默首先講了一番自己的計劃,他首要要求不得放流寇入北直隸,那是第一等大事,然後就是要保護好衛輝府,因為衛輝府中還有個潞王,一旦失陷是不得了的事情。另外便是通報了一下山西那邊的情況,流寇依然被圍著,玄默強調要守穩衛輝府,阻止大股流寇往東突進,將他們困在懷慶附近。

但他的部署還是過於關注具體指揮,要求主要攻擊某某流寇,但缺少總體的方略,陳新昨日曾建議他穩守與突擊結合,各部守緊要點,再集中一些騎兵較多的將領對流寇駐地進行突擊,打擊他們的根本力量,但玄默在會上也沒有提。

陳新估計玄默頗多顧慮,不敢讓大隊官軍離開衛輝府附近,懷慶反正也打爛了,他寧願維持現在的情況,只要把流寇困死在懷慶就行了。等到北邊的曹文詔、李卑、艾萬年這些強軍一到,流寇就飛灰湮滅,這樣對他的風險最小。

好在大家都給面子,沒有讓玄默下不來台,到最後還是提到軍糧的問題,大夥終於還是忍不住,當年薊州的一幕重現,各個軍頭開始鼓噪。但是東路的官軍加民夫超過四萬人,每天都要幾百石的糧,玄默確實拿不出那麽多,讓大夥自己想辦法,軍頭們鬧完了,還是只有回去各搶各的。

陳新在衛輝多留了兩日,等到了從大名府沿衛河過來的糧船,他領兵在淇門鎮接到,帶著騎兵護送到府城上岸,用自己的輜重隊運回了輝縣。

這是陳新第一次真正嘗到客軍的滋味,他不缺銀子,背後還有強大的商業網絡,如今也供應得如此頭痛,其他軍頭可想而知,不搶的話肯定餓死自己,那就只能搶糧餓死別人。

回輝縣的途中,陳新給耿仲明留下部分糧食,其余的都運到輝縣城外的大營,眼看戰事有持久的趨勢,陳新也只能開始鞏固營盤,把這裏作為一個前線的支撐點,確保軍糧的安全。

這一次補充之後,登州鎮又有了一個半月的儲備,陳新解決了後顧之憂,開始收攏部隊。他不打算再和流寇進行無意義的追逐,那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他準備自己幹一票大的,真正震懾一下建奴。

陳新派出大批哨馬查探流寇的動向,尤其是大股核心流寇的駐地。豫北戰場遼闊,而登州鎮哨馬數量不足,不過陳新還有一個可以期待的情報來源,就是他在洹河之戰後就布下的一個暗棋。

……

懷慶府河內縣青化鎮,漫山遍野的流民在鎮外安營,他們沒有足夠的材料和體力搭建違章建築,很多人只是露天居住。

鎮內還有幾座完好的大宅,門前樹著兩杆紅色大旗,一面上書紫金梁三個大字,另一面則寫著替天行道闖王。門口不時有一股股騎馬的彪悍人馬到來,互相用秦腔大聲談笑,然後一起進屋。

這裏原來是一個謹慎的家宅,今天是紫金梁王自用的臨時所在,他的營地並不在此處,而是在青化鎮以北,還要更靠近太行山,今日只是到這裏與各股匪首見面談事。闖王作為第二大的流寇,最早趕到此地會面,兩人最近一直都搭档流竄,是三十六營的主心骨。

宅院的東西花園裏面散落著許多馬匹,他們正在裏面吃草,地上滿是糞便,將一個清幽雅致的花園弄得一片狼藉。兩面花園的中間,便是地主老財原來住的地方,正廳裏坐滿彪形大漢。

上首一個兩鬢斑白皮膚粗糙的大漢,他神態從容,並不像那些頭目那樣大吃大喝,只是偶爾端著酒碗沾一口。他旁邊的則是一個粗豪的中年男子,大約四十上下。

“五哥、六哥,你得趕緊的想個法子,如今打食越打越少,驢球子的狗官兵倒越來越多。”門口一聲陜西口音的大喝,上首大漢笑笑擡起頭來,看著臉色發黃的八大王大步走進廳來。

周圍的流寇頭子們紛紛跟張獻忠熱鬧的招呼,張獻忠也不回應,走到一個賊頭面前,一把搶了他啃到一半的羊腿,又奪了他碗,自己坐到了上首大漢身邊。

那兩鬢斑白的大漢就是紫金梁,如今三十六營的大頭目,原來在王嘉胤手下的時候排行五大王,張獻忠排行第八而稱八大王,張獻忠習慣稱他為五哥。旁邊那個粗豪的中年人,就是高迎祥,當年在王嘉胤手下派第六,當年就比紫金梁剛好差了那麽一點,如今也就只能派在第二,所以這論資排輩到哪裏都有市場。

排在紫金梁和高迎祥前面的四個,如今都已經掛了或不知所蹤,包括大天王王嘉胤在內。第四到第八倒還都活著,老七就是曹操羅汝才,也可見王嘉胤當年手下人才濟濟。張獻忠對老六老七都沒有多尊重,所以紫金梁就成了少有能壓服張獻忠的人。

這時下面一個賊頭不陰不陽的道:“額說西營八大王,聽說你被一夥子山東兵打得褲子都丟了,你那驢球子丟沒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