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林縣(第2/3頁)

祝代春低聲對陳新道:“這個鐘老四,抓這麽多俘虜幹啥。”

陳新微微笑道:“打仗這事隨他怎麽打,不過俘虜確實不宜多了,關著養不起,放了又要成流寇。”

“大人,那現在這批俘虜怎生處理的好?”

“讓那些宣教員和訓導官都去流民那邊,告訴他們可以自行逃荒,若是以後再去參加流寇,抓到後定斬不饒。另外派人去通知磁縣知縣,就說我們要繼續追寇,讓他派民勇看押俘虜,明日午時之前派人到陳家鋪接手。”

祝代春遲疑道:“那知縣連門都不開,絕不會接手俘虜的。”

陳新聳聳肩,輕松的道:“反正本官是通知了他接手的,本官到時候就走。若是這些人再投流寇,那就怨不得本官了。甄別出來的骨幹,當著那些流民的面斬殺,都換新兵來砍。”

“明白了。”祝代春答應道。

走到俘虜盡頭的時候,趙宣迎過來,鐘老四已經帶兵追擊,這裏便留下他主理,祝代春下達命令給鎮撫兵和各部主官,趙宣聽到又要殺人,膽小病發作,便對陳新請示,希望趕去前鋒。

陳新也不理會他的小九九,點點頭叮囑道:“讓鐘老四別追太快,每日不得超過五十裏。小心埋伏,流寇往來無定,隨時可能有新的人馬趕來,林縣縣治附近一馬平川,若遇敵大軍,就地結營防守,等待本官的支援。另外,俘虜不要抓了,打散後把骨幹甄別後就地斬殺,其余人等令其自行逃荒。”

趙宣有些愕然,但看陳新沒有解釋的意思,他很快敬禮帶著親兵離開了。

……

下午日頭正烈的時候,登州鎮開始斬殺流寇骨幹,這次甄別出來的有近兩百,都是其中的兇惡份子,經常禍害隨隊的流民。這些流民承擔著雙重的角色,他們既被那些流寇骨幹欺壓,也欺壓新來的流民和途徑地方的老百姓。

這些人陳新不打算要,也不打算殺了,免得背上一個屠夫的名聲,第一批是用火銃槍斃,流民們挖了一個大坑,那些流寇就站在坑邊,火槍一排排轟鳴後,那些屍體便倒進大坑裏面。

後面那些還沒輪到的骨幹大聲哀嚎,對著官兵哭得涕淚橫流,鎮撫官故意把每批行刑的人數定得很少,把過程拉長,增加那些流寇的心理壓力。圍觀的普通流民全都戰戰兢兢,有些骨幹的家眷在其中尖叫痛哭,甚至有大神詛咒明軍的。

痛哭的家眷沒有人理會,那些咒罵登州兵的,很快就被鎮撫兵拖到大坑邊,臨時插隊進去被槍斃或斬首,拖了兩批之後,流民中再也沒有一個人敢咒罵。

槍斃了上百人之後,就是斬首,儈子手都是各部選出來的動員兵,尤其是膽小的。那些剩下的流賊骨幹自知難以活命,也不再求饒。有些擺出了豪邁狀,聲稱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有些則大聲罵登州兵,反正也是一死,討些嘴上便宜。

這些不專業的儈子手往往失手,一刀斬不死那些流寇,旁邊的軍官便逼迫他們上去補刀,直到確認那流寇被殺死,場中血流遍地,流寇臨死的哀嚎慘不忍聞。

陳新也覺得有些殘忍,不過這個時代就是如此。這些流寇對付百姓的手段比這個殘忍百倍,而且他也不是胡亂殺人。陳新估計那些流民中還會有很大部分加入其它流寇,讓他們看一次槍斃和斬首,可以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以後將登州鎮的威名傳播到流寇各部。這也算心理戰的一部分,在這個通訊落後的時代,一旦名聲傳播出去,打仗就能事半功倍。

下午沒有等到磁縣的知縣,反而等來了一群磁縣的地方武裝。河南靠近太行山的地方大多是平原地區,無險可守,太行山又一向出土匪,山邊各個州縣的鄉間很多都有寨子防匪患,類似於九邊的軍堡,造型多種多樣。自從流寇進入山西,河南鄉間越來越多縉紳便開始結寨自保,他們往往按宗族聚居,若是寨墻高大,那防守是十分頑強的,普通的流寇很難攻克。這也是流寇不敢往北和往東深入的原因之一。

陳新過了東昌府後,便在一路上看到不少的寨子,這些民間武裝保衛自己家園,往往比官軍更堅決,他們是既防流寇也防官軍。

這次登州鎮擊潰了一股流寇,他們反復派人來核實後,又發現登州鎮軍紀很好,這才派出一些人接洽,提供了少量的糧草。

陳新不缺糧食,倒是馬料不好帶,花錢跟他們買了一批幹草和黑豆,也沒有把那些流民交給他們。

第二日午時一過,陳新就帶隊出發,把剩下的兩千流民留在原地,他們待登州兵走遠,確定自己自由後,趕緊找了些農具棍棒把自己重新武裝起來,然後大多人都往北逃了,因為他們不敢跟在登州鎮的後面。

陳新和祝代春往林縣前進,路上接到鐘老四的回報,說有三四百馬兵攔截,哨馬無法查探林縣方向,他已經就地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