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祝營官(第2/3頁)

陳新微笑著開口道:“代春,這次之後,我打算以後都讓你領兵,你自己可願意?”

“屬下服從大人調遣。”祝代春躬躬身子笑道,“我自己也有些想去領兵,多謝大人給屬下這個機會。”

“你原本便是領兵的,當年咱們才幾十號人的時候,你就是個隊長,這些年也一直都在學東西,當營官是應有之義。這機會都生在努力當中,聽說你最近還在學速成騎兵科,若非你平日做得好,機會不會自己跑過來,背後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或許平日無人知道,但當它有一天展現在人前時,會給你加倍的回報。”

祝代春聽了心頭頗有些自豪,能得到陳新的如此贊揚,他覺得這些年努力沒有白費。從文登的時候開始,他就被調出一線,專門負責訓練新兵和預備兵,農兵也是陳新規劃,由祝代春一手建立的,鴛鴦陣、方陣、炮兵等等,也都經他手一步步成熟。如今近百個屯堡和工坊基本都建立了農兵連,由三十個動員司令部管轄,等到屯堡人力全部滿員的話,他能一次動員兩萬多後備兵。這些後備兵平時都有操練,隔一段時間,便會輪流到三個集訓基地強化訓練,登州鎮龐大的預備體系,有著他的巨大貢獻。

即便這麽忙的情況下,他還抽空去武學騎兵科速成學習騎兵戰術,補上這一項缺陷,其實心中也是存著和其他人競爭的心思,現在終於得到了足夠的回報。

祝代春有些激動的站起來,陳新連忙揮揮手讓他坐下,笑著對他道:“其實你不需謝我,動員司和營官平級,現在只是平調,說起來是去了更辛苦的地方。方才我在會上說,第五營要越打越強,並非是一句空話,中州與登萊遠隔千裏,即便從大運河登陸,也需要再走幾百裏路,很難得到咱們登鎮本部的直接支援,此次交戰地域在河南山西交界處,那裏形勢復雜,既有當地官兵、客軍,也有量山賊土匪,鄉間的縉紳往往結寨自保,頗有強力。流寇一來,就會打破當地舊有的格局,越是這樣復雜的地方,越是有機會。”

陳新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想了一下措辭才道:“咱們登州鎮需要在中原有立足點,更多是因為……咱們需要人手保證商社在中原地區的利益,否則我們的軍餉便不會如此充足。”

祝代春聽完後擡眼偷看了一下陳新,然後恭敬的道:“末將只聽大人的話,反正大人讓末將打哪裏,末將就打哪裏。”

陳新聽了滿意的點點頭,有些事不用說太明白,但祝代春現在顯然是明白的。

“這次我會親自領兵去,在中原立足後,我便會回登萊,你便要留在當地,咱們不但要派兵輪戰,還要就地招收合格的流民訓練成軍,並在當地經營一定的屯田和商業,如此便能減少登萊的供應壓力,商社在當地才說得上話,否則如同臨清一樣,便要受那些縉紳王爺們的欺壓。”

祝代春眼睛轉了兩下,陳新似乎意思是要在中原搞一個小登州鎮出來,作為遠征軍的支撐點,他低聲應道:“屬下明白了。”

“流寇肆虐之後,當地會有很多無主的土地,占了它。”

“大人,萬一官府問起……”

“至於與當地官府如何打交道,是外務司的事情,他們會知道去處理。你要做的,就是建立河南當地常見的防賊寨子,同時招收當地良家流民訓練,這是你的老本行,應當沒有誰比你更合適,也是本官任命你為第五營營官的原因之一。”

祝代春低聲答應了,其實他心裏很清楚,如今登州鎮內朝廷的影響力幾乎沒有,連開會的座次也是按內部職位排序,內部文書從來不寫朝廷官職。就像這個第五營,上層有些人知道叫團練營,但下層將士根本就沒聽過,只知道是登州鎮第五營。

而朝廷的營官是劉民有,到內部就是祝代春了,劉民有只是掛了個羊頭。而登州鎮內天天都有訓導官教育士兵,大夥都有種傲氣,訓導官說話之時往往直呼部堂之名,士兵們潛移默化中越來越不把文官當回事,軍令司時常將天啟年間的敗仗一個個拿來分析,並且對指揮的文武官員進行批判,那種文官高高在上形象早就被打破。

祝代春不知道陳新要做什麽,但他知道只能跟著陳新走,陳新招他來就是要他明確態度,此時已經達到目的,交談一會就讓祝代春回去準備,另外招了周世發進來。

陳新對周世發沒有什麽客套,等他落座就直接道:“情報局的人要走在前面,以前中原地區對我們是個空白,只有商社打聽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有三個地方要立即著手建立專門的情報站,分別是洛陽、開封,還有南陽。”

周世發一聽,試探道:“大人是要安插內應破城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