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新督師(第2/3頁)

熊明遇一直聽著王廷試的匯報,等到呂直也說完後,才提出了他自己的方略,他要求加強東江的方向,並表示會在朝鮮從寧遠入貢的時候與李朝聯絡,讓朝鮮多出一些人力物力,爭取恢復鐵山方向的防禦。

提出了他的要求後,王廷試也提出登萊今年軍餉的需要,希望從薊遼督師那裏多淘些武備軍餉,熊明遇哼哼哈哈打了一通太極,最後也沒有說個明白,然後便要求看登州鎮的操練,陳新早有準備,領著熊大人去了密神山,那裏的第五營就是有正式編制的團練營。

熊明遇走入密神山大營時,校場上一片紅色的隊列,兩千余名戰兵盔甲鮮明列陣肅立,熊明遇先在陣列前巡視一番,只感覺這支人馬站得十分整齊,他們穿的都是帶袖的短罩甲樣式軍裝,前面的大翻領和銅扣看著很精神。其他的他也沒有什麽感覺。

等到他上了將台,呂直才對熊明遇道:“報熊督師,我正兵營在復州一役損失甚重,眼下仍有一部留於錦州,與左協一道威逼復州,這裏都是新招募的團練營兵馬。”

熊明遇微微張口,然後點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然後對王廷試問道:“這團練營的總兵可在?”

王廷試連忙向後面招收,劉民有穿著一身山文甲,正混在將官裏面,看到王廷試招手,只得硬著頭皮過去,猶豫一下之後還是跪了下去。

王廷試對熊明遇道:“熊大人,這位便是登州鎮團練總兵劉民有,原本在文登操練衛所軍戶,有練兵之才,此次兵部任命團練總兵,正是人盡其才。因河南戰事急迫,連進京殿見都推遲了,只讓先練好團練人馬。”

熊明遇消息靈通,自然知道這個團練營是要去打流寇的,和對付建奴的關系不大,在他心中遠不能和登州戰兵相比。客氣的請劉民有起來,轉而讓陳新演示陣形。

兩個方陣千總部演示了攻擊前進,八個連拉開一個寬大正面,長矛兵兩翼的火槍兵輪轉施放火槍掩護,保持著陣線的同時往前不斷推進。

熊明遇瞪大眼睛看著,一旦展開之後,這些團練兵便顯示出與普通營兵的差別,他們的陣形嚴整,鼓聲中有一種奇怪的笛聲。

這種嚴整是熊明遇沒有看到過的,讓他有一種十分新奇的感覺,看完之後對那個練兵的劉總兵大感興趣。

不過他沒有當面挖人,只是叫來劉民有細細詢問,劉民有則一問三不知,這也不是他裝蒜,劉民有只是在威海參與過練兵,後來就沒有去看過操典和實際訓練,熊明遇突然問起陣型和戰術,他哪裏回答得出來,加上他不習慣說瞎話,所以場中頗有些尷尬。

熊明遇只以為是劉民有不願多說,笑眯眯的也沒有責怪,想著下來怎麽和這個團練總兵拉上關系。

看完操練後,熊明遇從座位上站起,下面是依然整齊的兩千營兵,他還等著校閱時候常例的跪拜,豈知劉民有像不知道一樣,根本不讓士兵下跪。

剛剛操練完的士兵威嚴肅立,全都是一個姿勢,熊明遇此時才發覺這支人馬的不同,他們站立時候微微仰頭,看著很有一種昂揚之氣。但這個觀感對他卻不太好,因為這對他似乎是一種蔑視。

陳新恭敬的陪在一邊沒有任何表示,按照朝廷的兵制,這個團練營和他是沒有隸屬關系的,平日的訓練和管理都由團練總兵主理,只有出征時候才會聽掛印總兵命令,實際上到明末的時候,總兵即便在出征時,也管不了其他營頭,發號施令的都是領兵的文官,總兵的影響力被限制在一個營的規模。

陳新也不想士兵給文官下跪,平時王廷試檢閱之時,大多以有甲胄為由推脫,現在既然是團聯營,他便裝著外人一般。

王廷試和呂直則知道劉民有的背景,平日互相間利益糾纏,此時他們也不好說什麽,熊明遇稍站了一下無人理睬,呂直湊過來低聲道:“大人,要不要去西門看看標營?”

熊明遇遭了冷遇,借著下台道:“自然,本官正有此意。”

正在此時,營門外過來一名家丁,給王廷試遞過一份急報,王廷試匆匆看了,臉色一變就拿給熊明遇。

熊明遇看完後沒有表情,擡頭掃視一圈,最後看著陳新和劉民有,“各位將軍,流賊已入武安,昌平兵盡沒,副將芮琦、守備王繼統陣沒,左良玉僅以身免,井徑關守備李定、王國重陣沒,井徑關兵馬喪亡殆盡,畿南空虛,流寇有長驅保定之意。”

一群將官面面相覷,沒想到流寇現在居然如此兇猛,熊明遇威嚴的道:“兵部嚴令,登萊巡撫下各營,抽調五千以上精兵,五月前趕到保定,克期必至。”

王廷試和陳新等人齊齊跪下,“遵督師將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