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畏懼(第2/3頁)

皇太極的這次遠征是一次災難,對他和對林丹汗都同樣如此。原本林丹汗西遁之後,與後金脫離了接觸,結果他去年乘著大淩河開戰,又派兵回到西拉木輪河。由於大淩河之戰延長,察哈爾部在土默特、喀喇沁一通大肆搶劫,使得大淩河蒙古兵驚恐,皇太極當時還派出豪格領兵一千救援,察哈爾才又退回。

皇太極早在天聰五年七月就定下了第二年攻打察哈爾,現在林丹汗東歸,引起蒙古部落驚慌,他正好利用這個時機繼續收攏蒙古人心,傳令各部蒙古小弟匯兵一處,大夥去教訓林丹汗這個強盜。

結果剛到哈納巖,就有鑲黃旗固山額真戶下的幾名蒙古人盜馬逃脫,一路跑去了林丹汗那裏,報告了後金兵來襲的消息,林丹汗對後金畏懼如虎,丟棄輜重一溜煙往西逃,往歸化(呼和浩特)城逃去了。

皇太極還不知情,想著給林丹汗一記悶棍,幾天後到了都勒河,才知道林丹汗跑了,於是跟著一路追,林丹汗丟盔棄甲,皇太極也不好多少。小冰河的幹旱也在蒙古草原肆虐,後金兵準備嚴重不足,吃的沒有了不說,水都成問題。

皇太極只得帶著他們一路打獵,屠殺黃羊過日子,好在那裏的黃羊很多。在此危難之際,後金汗大展神威,號稱一天之內射死五十八頭,而且一箭射死兩頭黃羊,只比郭靖差了一點點,非常之英明神武,可惜這個紀錄沒過幾十年,就被他的孫子康熙大帝打破,因為他孫子號稱一天射死了三百一十八只兔子,可謂千古一帝。(注2)

這樣他追著追著占了歸化城,林丹汗又繼續西逃,皇太極還是繼續追,雙方一仗沒打,路上累死病死無數,最後皇太極耗不起,追到布龍圖終於調頭撤軍,沿途搶掠那些失散的察哈爾小部落。

後金兵雖然打跑了末代成吉思汗,但是自己也只剩下半條命,回到歸化城緩過氣之後,皇太極不甘這點收入,派出阿濟格和濟爾哈朗分兵擄掠察哈爾人口,將那些不及撤退的蒙古人一網打盡。

方才收到急信之前,他正在召集各旗旗主和大臣商議,後金軍糧食飲水都不足,現在又帶著那許多搶掠的人口,要回遼東並不輕松。他們商議的結果是還得再幹一票,否則回去的路費都沒有了,所以大家決定順道往宣府去勒索一番,跟明朝官員化緣搞點吃的,也好體面風光的回遼東。

剛剛才說好計劃,這個敗報就到了,皇太極覺得這個陳新簡直是個災星,己巳之時威望正到巔峰,陳新連續給他來了固安和四城兩次大敗,去年自己要改制更定六部,他又弄出個身彌島,好不容易在大淩河收拾了祖家軍,威望剛剛升上去,陳新迫不及待去金州揍了正藍旗一頓,現在林丹汗抱頭鼠竄,雖然後金兵也有些灰頭土臉,但戰略上已經占盡優勢。眼看著在蒙古的威望值節節上升,陳新居然又跳出來在復州重創鑲白旗和兩支漢軍。

多爾袞挨不挨揍,皇太極並不在乎,因為這三兄弟手上六十個強壯牛錄,始終是對他大汗權威的一種威脅,但他也不能容忍遭受如此大的損失,那畢竟是後金的根本,而兩支漢軍損失超過八百人,戰場表現又極度低下,必定會對他以漢牽滿的計劃造成巨大影響。

最可惡的是正藍旗沒有什麽損失,莽古爾泰反而利用他多年的戰場經驗多番牽制,不但救出了多爾袞,還將登州軍擊退,至少他跟嶽托說的是他追殺了明軍近百裏。

皇太極示意索尼跟在座的後金貴族大致說了戰況,下面的一眾小貝勒和固山額真面面相覷,陳新這個名字他們已經聽得不想再聽了,偏偏每次又不得不聽。

皇太極淡淡開口道:“這陳新所部登州兵,已非首次損我大金顏面,此部乃明國最強之軍,如今其強悍已超過渾河之川浙兩軍,無論如何看待之,其盤踞遼南,有成我大金心腹大患之趨勢。各位有何意見,大可直接說出。不必有何顧忌。”

下面的各旗主和貝勒實際上都被鑲白旗的傷亡嚇住了,這還是原來兩黃旗的牛錄改的,若是放到差一點的旗,損失上千丁口基本就打殘了,還別說其中大部分是甲兵。

他們聽皇太極的意思,是要去打遼南,此時卻無人願意去,這次攻擊察哈爾,他們收羅到的人口已經數萬,而且方才也定下了八家平分的基調,帶回遼東的話,這其中的蒙古丁口能補充各旗去年的損失。

今年的兩次大的征伐,丁口增加了不少,但物資所得很少,他們都不願再去荒蕪的遼南損耗。

看到無人說話,最小的多鐸站起來大聲道:“我願意去打遼南,給十四哥報仇。這陳新忒的可惡,咱們沒去惹他,他倒是來勁得很。”

濟爾哈朗猶豫了一下,終於也站起來,“奴才都聽大汗的。只是這登州鎮並非普通明軍,打遼南還需妥為準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