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2/3頁)

“你早上的通報我看了,盧傳宗和代正剛會不會有想法?”

“我打算告訴他們我會為他們爭取一個單獨鎮守的遊擊,所以現在不忙任命他們當營官。”

劉民有想想道:“這個理由倒是說得過去。”

“你算一算今年的收入和支出,如果能有盈余,我想給士兵增加一項退養金,每月從他們的月餉中扣出五錢,然後由軍隊再貼五錢,這樣每月給他們存一兩銀子在錢莊,退伍或受傷時一並退給他們。”

劉民有在腦中算了一會,現在士兵人數七千多人,戰兵每月是一兩五錢,預備營現在是一兩,但遲早是要加道一兩五錢的,加上軍官多出的部分,每年光軍餉就要十二萬兩左右,這還沒包括撫恤、作戰獎勵、營房、裝備、被服、馬匹和軍糧等等,如果出征在外,還要考慮雇傭民夫、當地購糧等等費用,今年的軍費會在二十萬兩左右,朝廷每年的軍餉七萬多兩,但需要上下打點,實際到手的只有四萬兩,本色糧又被扣著,文登營自己需要補貼十五萬兩左右。

往年文登營民政收入主要靠海貿,今年有十五萬兩,其後便是銅錢,往年從日本買回十萬斤銅,利潤不到一萬五千兩,今年通過自己的錢莊和運河店鋪銷售,銅錢的利潤翻了一倍多,加上許心素提供了十多萬斤銅料,今年的利潤能達到五萬到六萬兩,然後是卷煙的利潤,卷煙業務今年剛剛開始,進入五月後銷量開始暴增,全年預計利潤能有十萬兩上下。

最後是運河邊的南貨生意以及遼東商貨貿易,陳新去皮島已經打通了關節,第一批南貨剛剛裝船運往皮島,有部分給尚可義等人,剩余的直接給朝鮮安平道的官員,這批貨在朝鮮銷售小部分,大部分肯定會運往後金,都是後金稀缺的茶葉、糖類、陶瓷和卷煙,特別是糖和卷煙兩項,在遼東極受歡迎。建奴雖然也缺糧食,但是糧食單價太低,目標明顯又不便於運輸,軍事權貴們反正都有吃的,他們才沒有興趣走私那玩意。

後金在多年戰爭中搶掠了大量銀錢,原先遼東數百萬遼民幾乎被他們屠殺一空,即便留下少部分做了包衣,但他們基本被搶得一窮二白,財富都轉移到了八旗手中,戰爭之後生產和商路受到嚴重破壞,物資稀缺,有銀子沒地方花,所以後金有路子有後台的人都在賣私貨,大宗的走私則是各旗有實權的將領在做。

後金各旗的貴族原先是從朝鮮購買,一到遼東就能有兩倍以上的利潤,特別是丁香煙出來後,各地都在搶貨,貨源嚴重不足,從登州有少量走私到遼東,出廠十文的文登香在遼東曾賣到一百文一包。

各旗都在做這樣的走私,皇太極雖然再三警告各旗,但是毫無用處。這批貨是文登營對遼東走私探路的一步,成本只有一萬兩出頭,根據情報局了解近年遼海走私的情況,估計能賺一倍的利潤,返程帶回貂皮、狐皮、東珠和人參等遼東產品,利潤同樣超過一倍,若是直接運到江南販賣,利潤能到三倍。

文登營和建奴雖然在戰場上鬥得你死我活,但做起生意來一點不耽擱,皮島和朝鮮的人自然也很高興,文登的南貨比原來登州賣來的便宜,他們都更加有利可圖。

另外便是文登本地一些零散的利潤,主要是綜合門市和民用鐵器,這兩樣的盈利能力並不強,不能和這幾個大項相比,劉民有估計今年的總收入在四十萬左右,明年到六七十萬也是可能的。

如果每月給每兵加五錢,每年就要多近四萬兩,但是好處是不用馬上給,士兵退伍也是一批批的退,不會全部一起提這筆錢,所以短期並沒有壓力。

劉民有在心中計算一遍,才對陳新說道:“今年倒是可以,不過長期來看,銀子還是緊迫,特別是你以後還可能再擴軍,咱們還得想辦法多掙些銀子。”

陳新點頭道:“卷煙會持續增長,等到大部分煙民都養成了抽卷煙的習慣,咱們的利潤會很可觀,只要咱們不要擴軍太快,還是能撐得住,老子要是有遼餉拿著,費得著搞這些頭痛的事情麽,這筆銀子說是存在那裏,看著是咱們多支了銀子出去,但士兵不會一次來取,老兵退伍又有新兵進來繼續繳納,就跟原來咱們的養老金一樣,咱們是可以統籌安排的……”

“什麽統籌安排,陳大人你就說挪用就成了,不過我也同意暫時挪用,咱們周轉起來也更輕松些。”

陳新一拍手,“那就說定了,不過這事不搞一刀切,讓那些士兵自己選擇是拿全餉還是參加退養金計劃。我估計九成以上會參加。”

“這樣一來,這些士兵有一筆銀子在咱們手上,即便他們隨著其他軍官調防外地,背叛的成本就會提高許多倍,再加上訓導官平日對思想的控制,軍需官掌握後勤,屯長控制他們的家庭和固定資產,主官要叛亂基本沒有士兵會捧場,連當逃兵也基本沒有可能,陳大人你打的好主意,我可是剛剛才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