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團屬炮(第2/3頁)

“殺光南蠻子!”無路可走的後金軍爆發出了他們的野蠻本性,大聲怒喝繼續前進,還有人一邊用兵刃敲擊著手中的盾牌,發出整齊的聲響。

後金的中軍鼓聲加快頻率,滿達爾漢臉上一副猙獰表情,他知道喀克篤禮也意識到了這支明軍的炮兵與眾不同,必須加快接近的速度,他對自己的手下命令一聲,陣列的速度隨之加快。

……

文登營陣線,三門四磅炮在陣列前方十五步,左中右各擺了一門,中間是農兵連的,它擺在左側火槍兵和長矛兵空隙的位置,戰兵兩個司的火炮則在整個陣線的最外側,以略有些傾斜的角度打擊各自正面的敵人,兩側戰兵的正面還有局屬的三門虎蹲炮,每門兩門炮手,每人自己帶了一塊圓牌,此時都安靜的站在那裏,只能看著四磅跑的表演,一些水手從戰陣之後跑出,手中抱著後續送上岸的四磅炮彈藥。

“距離一百五十步,銃規降半刻,鐵彈裝填,預備散彈。”

清膛手清理炮膛之時,農兵連的炮長已經發出口令,建奴距離實際還有一百八十步,他預判了射擊時後金軍的距離,炮手搖動著炮尾的手柄,一個手工制作的粗大的帶螺紋鐵杆緩緩升高,頂端的鐵環托起炮尾珠,把炮口微微壓低,前面的裝填手將棉布封裝的整裝炮彈裝入炮膛,在他用推彈杆壓實彈藥的同時,另一名炮手用鐵釘從火門戳破棉布,倒好了引藥。

裝填手剛一推開,炮長便發出了射擊命令,射手將點火叉上面探出的火繩湊到了火門上,炮聲往後一退,剛要停下,幾名炮兵就上來抓住炮車,讓它恢復到原位,旁邊幾名中軍的參謀仔細觀察著炮擊效果,用炭筆快速記錄在冊子上,這些記錄將作為戰後改進和演習的依據。

陳瑛聽著前面的火炮聲,手指緊緊的撰在一起,他雖然還是看不清建奴的情況,但對面傳來的慘叫聲表明,建奴定然是被多次命中,這種四磅跑是各司的一部分,他在訓練中早已領教過這種炮的射速,比以前的合機銃還要快,他對陳大人的軍事才能佩服得五體投地,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陳瑛當然不知道,此時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位叫古斯塔夫的人,他的軍隊中同樣有這樣的小型火炮,他們用的是三磅炮,古二爺稱之為團屬火炮,炮兵在他手中首次成為一個專門軍種,陳大人不過是盜版而已。

建奴是敢於進攻的軍隊,陳瑛反而覺得他們幸運,如果是有軍隊在文登營面前擺出防禦陣型,這種火炮會疾風暴雨一般將他們打得潰不成軍。

身後傳來腳步聲,陳瑛轉頭去看,幾十名身披重甲的中軍衛隊和夜不收拿著弓箭從縫隙中跑過,他們身上還背著一支燧發槍,並未攜帶其他重兵。

總共四十多名中軍衛隊和夜不收穿過陣線,來到火炮之前二十步,他們的對面,是建奴第一線的散兵,總計有七八十名,已經前進到了他們七十步外,有些建奴已經抽出了箭支。

這些是全軍挑選出來的,大多是原來會射箭的士兵,其中不乏從山西鎮招收的夜不收,陳新將他們視為多面手,弓箭訓練同樣十分嚴格,雖然文登營自己不生產弓箭與箭支,但每次從登州要物資的時候,這兩樣都在清單之上,嚴格的訓練之下,他們很多的射箭技能不遜於建奴弓手。

他們與建奴的散兵十分分散不同,五六人聚為一夥,避開了炮擊的扇面,他們首先取下身上的燧發槍,每一夥由一名伍長指揮,瞄準對面某一建奴,四十余支燧發槍陸續擊發,六七名建奴應聲倒下,他們隨即收起燧發槍,拉開了弓箭。

嘣嘣的聲音響起,重箭破空而來,雙方同時開始弓箭對射,箭支帶著嗖嗖的風聲在空中交錯而過。

面對這些分別結夥的明軍,後金軍也只能慢慢集中,這些明軍十分難纏,他們也是散兵,而且身披重甲,最重要是作戰意志很堅定,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逃兵,雖然不時有人被對方射中,但在這個距離上,對於他們的鐵甲都沒有殺傷力,有這些人的阻攔,後金散兵無法騷擾到明軍的大陣。

後勁散兵每射擊一輪,便向前推進一段,雙方的距離很快變為了三十步,帶破甲錐的重箭開始能形成傷害,兩邊各有傷亡,明軍人數較少,且戰且退,維持著三十步的距離。

有些後金兵則開始射擊明軍散兵之後的炮兵,這夥明軍的火炮頗為奇特,此時在炮身上面加了兩塊厚木板,幾個炮手都躲在了後面,箭支都被護板擋住了。

後金的散兵沒有達到騷擾大陣的目的,他們的速度被這夥明軍阻擋,火炮的威脅仍然存在,後面的後金大陣不能停下,在散兵互相狗咬狗的時候,他們前進到了一百步,由於遭遇多次炮擊,陣列稍稍有些散亂,有幾處被打穿的地方顯得比較稀落,但他們總算到了最有利於他們作戰的距離,他們的右翼外側響起火槍聲,那是兩支遊兵開始在北側交戰,但大家都沒有興趣理會那邊的小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