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障礙

劉民有穿行在一群群勞動的百姓中間,一片廠房正在修建,廠房旁邊還有更廣闊的居住區,這裏是文登縣靖海衛的一處私港,他規劃的第二塊海貿據點就定在這裏,靖海衛在文登的南面,從這裏到江南,不用繞過膠東半島的最東端,能節約數天時間,到日本的距離也更近一些,陳新給威海的定位是往天津的商貨運輸,那裏的貨物主要銷往臨清和京師,靖海的定位是江南和日本的商貨基地,所以廠房也要在私港附近修建,以省下陸地運輸的費用,靖海衛讓出了六千畝地,文登營在這裏建立了一個屯堡,一個農兵隊,另外還駐紮了一個局的戰兵。

這裏的廠區規劃是煙草和箱包,因為箱包並沒有技術門檻,劉民有不太看好,或許又會和當初的連衣裙一樣被人很快仿制,劉民有在臨清和江南時考察了當地棉麻等紡織品價格,計算出來的成本比文登運過去要低,對箱包的競爭力心有疑慮,所以他們打算一開始就大量供貨,在初期達到一定銷量,然後通過廣告占據市場優勢,劉民有希望能通過流水線和低廉的人工把成本降低,抵消運輸的費用,運河沿線如果用小作坊生產,又沒有流水線分工的話,他們能用到的人力會相對昂貴。

劉民有站到一處山丘山,到處都是挑擔勞作的人頭,徐元華和幾名民政的助手跟在他身後,手上拿著一些規劃圖,最後就是他的保鏢傻和尚。

“劉大人,這裏的廠房、倉庫和簡易住房一月多就能修好,到時候冬天一來,這些人就做不了什麽活。”

劉民有皺眉看著人群,這裏近兩千人都是壯年男子,五十人編為一甲,到時修完投產後,箱包的工人很大部分要用女工,需要用到男子的主要是搬運等體力活,確實安排不完。

要養活這許多人,也讓確實讓劉民有頭痛,今年他們的人口到達了四萬多,大多都是壯年男女,其中有四成是各地來的遼民,工坊和屯堡只能吸收不到一萬,新的兩個工廠還難以預料,文登產的煙葉不多,現在已經開始在膠東半島和臨清開始采購,江南的左昌昊當時答應先供應兩船,目前也沒有到達,使得劉民有每日都在憂愁養人的事情。

“到時讓他們修路,從這個港口到文登營。”

徐元華道:“就怕冬季土硬,到時事倍功半。”

劉民有搖搖頭道:“那也比白養著好,今年咱們要幹的事情很多,陳將軍不會讓他們白吃飯。要是實在太冷,就只供給他們夥食,讓他們搞些訓練。”

徐元華答應道:“屬下記住這事,到時跟訓練隊接洽,請他們派人過來。”

劉民有繼續問道:“糧食的事情如何了。”

“這裏的糧食眼下是威海海運過來,那些水師順道進行訓練,登州的糧價到了一兩六錢一石,而且一石是按一百斤算,這裏兩千多人,每天消耗三十多石,一月便是上千兩銀子,這月有兩艘海運漕船過來,他們賣的夾帶糧只要一兩三錢,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不過以稻米為主。”

劉民有眯眼算了一下,對徐元華道:“還管啥稻米麥子,能吃就行,兩艘太少了,這事我去跟陳大人商量,趕快讓水師駐紮些船在這裏,攔住那些海運漕船,買他們的糧食。”

劉民有也是被逼得沒法,想了半天也只有動用軍隊最省事。

徐元華遲疑了一下道:“大人,靖海的夾帶糧原先是這裏一個姓黃的縉紳在買,他在衛城開有兩家糧店,這人的堂兄在山東布政司當官,就怕……”

劉民有想起陳新說的先不招惹縉紳,但現在涉及到具體的利益,哪還管那許多,有點不耐煩的道:“不管他,那漕船又不是他家的,他還能管到別人賣給誰不成。”

劉民有說完讓其他幾人離開,只留下徐元華,然後對他道:“老營商鋪的事情,以後不能再犯,下月我就要在這期識字班中找巡視員,每月在各處屯堡和工坊探訪民情,你親眷若是要經商,就不能占用官鋪,以後屯堡內都有私鋪,你可以出錢幫他們租用,但是不能搞那些歪門邪道的東西。”

徐元華有些羞愧的道:“屬下記住了,以後不會再犯。”

“還有屯戶分田的事情,我已經聽到有人說你分配不公,有陽谷來的人只入了屯堡三個月,便先分了熟田。”

“這……是,屬下回去就查,屬下的手下也有幾個是陽谷來的,小人一定徹查。”

劉民有嘆口氣,他的民政系統也應該改組一下了,分田的事情在他去江南時進行了一部分,回來後還是聽沈李氏說起其中的問題,徐元華是最早跟隨他的民政副手,眼下工坊的職能已經按工廠劃分,就是這屯堡民政系統還沒有細分,徐元華基本成了二把手,現在小妾都有三個,陳新也多少聽到些風聲,上次旁敲側擊了一下,但劉民有知道徐元華一向做事都算認真,也很能吃苦,所以沒有嚴厲處罰,只是告誡了一番,現在攤子一鋪開,民政系統的改造也更顯得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