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畫舫(第3/3頁)

稱呼一改,兩人關系立即近了許多,陳新跟許心素說起當年海貿的事,許心素也性質大增,跟陳新說起當年與李國助之父李旦的種種交往,還有李旦的一些傳奇經歷,眾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左昌昊和宋聞賢也紛紛上來湊趣,氣氛更加融洽,只有劉民有插不進去話,那邊的唐妍又被他們冷落在一邊,抱著琵琶咬著嘴唇不說話。

片刻後婢女將酒菜上齊,畫舫慢慢往下遊武定橋劃去。此時天色薄暮,婢女在艙中和船外都掛上燈籠,將廳堂中照得十分明亮。

陳新從窗子看出去,畫舫紛紛離岸,秦淮河中船動月影,燈火蜿蜒,絲竹相聞,兩岸河房也是燈火輝煌,岸上許多文士和妓女成雙漫步。

許心素介紹道:“這處便是長板橋,前後迥光、鷲峰兩寺,中山東花園亙其前,秦淮朱雀桁繞其後,乃秦淮燈船最盛之處。有節氣之時,出遊之船更多,甚至有連接百艘,燈火燭天。”陳新看著窗外美景,如果他的蝴蝶翅膀沒有效果的話,這裏也只是秦淮的末世輝煌,到清初之時,舊院就成了菜地,如一位明朝遺老寫的“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

宋聞賢興致勃勃的看著其他燈船,對許心素問道:“許大人,為何那些船上女子都穿著十分素淡?全部象北地青樓濃妝艷抹。”

許心素笑道:“南曲女子都打扮淡雅,比之妖嬈更惹人遐想,所以南曲和蘇州為風尚之先,四方取以為式,人稱蘇樣,其實大多還是南曲的樣式。”宋聞賢低頭想想,確實淡雅更惹人遐想。

許心素舉起酒杯,敬陳新一行,酒過三巡,又讓唐妍繼續彈唱,還有兩個樂妓伴舞,船內清歌曼舞中,船外輕風陣陣,月朗風清,幾人談談說說,一邊看著兩岸河景,確實是神仙般的感覺。

這時後面突然一聲大喊,“果然是阮胡子,打他……”

陳新從窗戶探頭出去,只見後面一艘畫舫上面站了十多個人,正用茶杯碗筷往另外一艘畫舫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