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四城之戰(五)(第2/3頁)

陳新大聲應道:“建奴壞事幹多了,報仇的人當然多。”

眾人策馬繼續往中軍而去,南邊一路都是關寧軍營地,同樣在打造器械,到了孫承宗大營,眾人進去到了中軍大帳外面,門口大旗上寫著中極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兼行邊兵部尚書孫,陳新暗暗咂舌,這麽長的官名。

這時才敲第一通鼓,馬世龍隔得遠,倒是最先到的,陳新看看周圍,都是薊州過來的勤王軍將官,有延綏、河南、寧夏、陜西、山西、臨洮、湖廣等地兵馬。大家一時也不進去,就在門口談笑。

第二通鼓之後,陸續有其他軍官到達,因為關寧軍就在附近,先來的一批都是曹文詔認識的,曹文詔雖然是關寧軍的人,但這次沒有跟祖大壽一起逃走,便歸在馬世龍屬下暫時指揮,他們許久不見,在一起談笑一陣,陳新看得出來那些人與曹文詔有些隔膜,或許就是因為曹文詔當時沒有跟著他們一起走。

接著曹文詔就給他們介紹陳新,那些人聽說是固安大捷的將領,都有些嫉妒,關寧軍拿的錢最多,卻比不過從未聽過的文登營,當然不是味道。

他們表面上佩服,實際卻是有些冷淡,陳新也是不亢不卑的應付著,這次之後關寧軍探得了朝廷的底線,只要他們兵強馬壯,皇帝也拿他們無法,可以想見軍閥化傾向會更加嚴重。這幫人只看實利,不是幾句話可以交結的。

稍稍談論一會,陳新就回到馬世龍這邊,大家一起進大帳去,裏面十分寬敞,上首擺了幾張椅子,椅子後是一面屏風。堂下留出中間的通路,兩側也是一些椅子。

幾個孫承宗的標營兵領著各位總兵坐了,馬世龍坐的是右側上首,過了一會關寧軍眾人也進來坐下,卻是在左側,一個穿山文甲的彪形大漢過來和馬世龍打著哈哈見面,兩人親熱的寒暄一陣,然後那大漢跟其他幾位總兵見過禮,回到左側上首坐了,不用說就是祖大壽,這位關寧軍閥的核心人物。他坐下後一群關寧參將遊擊都去圍著奉承,還有幾個人對著陳新指點,祖大壽順著他們手指看過來,微微點點頭,陳新也微笑著抱拳躬身,同時也在仔細打量這個祖大壽。

這次祖大壽從京師城下逃走,一路奔回錦州,陳新認為他可能有見勢不妙就投降的打算,但崇禎沒治他的罪,還派出孫承宗好言相勸,保證不處罰他,又拿去袁崇煥手書,祖大壽自己上了個條陳,說是他本來不想跑的,那晚上是準備去夜襲建奴南海子大營,結果走著走著那些兵不知怎地就逃了,害得他也被挾裹著走了,耽誤了他為皇上效力,這東西交上去,崇禎捏著鼻子認了,還給他升了太子太保,也難為這位少年天子,現在終於見識到這些老丘八的能耐。

關寧軍這些人總算還要賣孫承宗的面子,畢竟是他們老領導,又是帝師,馬世龍也是孫承宗老部下,還有死了的滿桂,下獄的袁崇煥,都是孫承宗當年提拔起來,所以由他來帶領所有勤王軍,是最合適的。

除了關寧軍,又陸續進來一些,那些標兵把他們引到各自位置坐好,這些人似乎既不是薊州來的,也不屬於關寧兵,陳新估計是剛剛趕到的勤王兵馬,人基本到齊後,都等待著孫大人到來。

第三通鼓敲畢,孫承宗從屏風後大步走出,身後還跟著張鳳翼和胡福弘,身後還跟著兩個親兵,其中一人抱著一把尚方劍,兩排標營兵也從大門進來,站到眾武官之後。

陳新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名人,孫承宗穿一件帶仙鶴補子的一品文官服,頭上戴的也是一般的烏紗帽,他身形和臉頰都很清瘦,雖然已經六十多雖,一雙眼睛卻非常清亮有神。

他一進來,在場所有武官齊齊站起,等孫承宗三人在正位坐好,全部一起跪下大聲道:“參見孫閣部!”

孫承宗容色平靜,右手輕輕一擡道:“諸位將士辛苦,請起。”

陳新跟著大家一起站起,孫承宗清清嗓子,還沒說話,就有一人急匆匆跑進來,站到右側末尾,孫承宗冷冷看一眼那人道:“宋三畏出來。”

剛進來那人畏畏縮縮的出來,聲音有點顫抖的道:“孫閣部,小人去巡營去了,消息知曉得晚……”

孫承宗也不聽他解釋,手一揮淡淡道:“標營拿下,捆打五十。”

那人也不再爭辯,幾個標營兵將他捆起抓走,就在大帳外打軍棍,聽著外面的軍棍聲,大帳內落針可聞。

接著孫承宗的旗牌官就出來一一點名,姓祖的最多,陳新還聽到了張春、黃龍這兩個名字,算是他原來有點印象的人,其他的就基本沒聽過。

等到點到登州鎮遊擊陳新,陳新上前一步應了,帳中武官紛紛對他行注目禮,連一直沒動的孫承宗也轉頭看過來,他身邊的胡福弘在他耳邊說著什麽,孫承宗不停的點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