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佯動(第2/3頁)

陳新拍拍掌,稱贊道:“非常不錯,看得出王千總已經研究過多次。”

“謝大人謬贊,都是大人讓屬下認字,部裏面的幾個訓導官幫著,總算讀了些兵書,屬下原本是纖夫,所以對河流看重一些,上次大人說及建奴可能破口之後,屬下便常來這裏參詳。”

陳新點頭道:“就是要多學習多參詳,山川地形若不了解,便是障礙,若是了解,便是助力,平時多想,上了陣便心中有數,王千總做得不錯。”

旁邊的代正剛和盧傳宗聽了,都有點不好意思,他兩人平日抓訓練倒是抓得緊,但對於這些東西就研究很少。兩人都稍稍向後退一點,免得陳新留意到他兩,點他們的名。

好在陳新沒有繼續點名,而是自己拿起竹枝,點著沈陽道:“綜合大家上次的意見,我認為奴酋如果出兵,大致會在十月上旬和中旬,這樣他們到達邊墻時,河面都已結冰,他們的行動便更為方便。進軍線路上,為了保證消息不過早走漏,不會從他們最常走的黃泥窪到西平再到廣寧的線路,而可能是從遼河套進入靠近科爾沁蒙古的地方。”

他的竹枝從沈陽出發,越過遼河,向西北方到達科爾沁的地方,“然後再向南進入喀喇沁蒙古,途中吸收各臣服蒙古部落的人馬,諸如奈曼、敖漢之流。這樣雖然多走很多路,但更具有突然性,九月他們的佯動,或許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將薊遼兩鎮兵力吸引到寧錦一線,使得薊鎮兵力空虛,為他破口創造方便。他在到達薊鎮口外的束不的地方時,可能在喜峰口或冷口附近破邊墻,在三屯營或遵化匯合,若是他們膽子大,則可能從古北口沿潮河河谷,或者從墻子嶺附近經洳河河谷破邊墻,在密雲、懷柔匯合,如此可以更快進逼京師。”

代正剛等人都佩服的看著陳新,聽他這樣一說,大家倒覺得建奴來的可能更大了,其實陳新原本就大概知道是遵化附近,只是用這種方法激發軍官思考。

陳新指著代表灤河的布條,繼續道:“以喜峰口為例,如果建奴有數萬人,為了加快入寇的速度,可能會兵分幾路。主要的線路,除了灤河河谷之外,在喜峰口附近還有灤河的支流澈河,澈河經龍井關入口,過漢兒莊,可以順澈河直抵三屯營附近。與沿灤河入寇的建奴在此地會師。”

祝代春總算是找到個機會發言,“大人,遵化、密雲都是邊關重鎮,沒有那麽好攻破,建奴遠道而來,必定不能攜帶工程器具,如果一時不能攻破這幾座城池,我大明大軍雲集,他們也只得打道回府。況且遵化三屯營到京師,中間還有薊州、三河、通州,都是堅城。”

周世發也列席會議,聽了道:“再堅固的城池,也要有堅定的士兵防守,薊鎮許久未經戰陣,上次寧錦大戰之時,我也見過薊鎮的兵,比不上關寧兵。去年又還出過鬧餉的事,年底又汰兵,軍心不定,能守多久實在是難說。”說完他只是搖了搖頭。

黃思德贊同道:“總軍法官說得有理,九邊軍餉多有克扣,士兵常常只拿到少許,哪如陳大人一般全額發放,各位都要謹記陳大人恩德才是。”

他這樣一說,眾位軍官都紛紛迎合,盧傳宗一直都想不到什麽說的,趕緊上來拍了一頓馬屁。陳新搖搖手說道:“當兵吃糧,原本就是應當,但咱們打韃子,還有天下大義,只看老奴在遼東所為,與野獸無異,我等漢家男兒,炎黃子孫,豈能容韃虜跳梁。”

劉破軍是後來的遼民中唯一參加會議的一個,他激動的道:“那陳瑛說得好,只要是跟著大人打建奴,小人不要月餉也要去。”

朱國斌嘆息道:“若是大明將官都如大人一樣,何需我們千裏迢迢去打建奴。”說完臉上也露出仇恨的神色:“建奴壞事做盡,他們要是敢來,定要讓他們血債血償。”

……

九月二十九日,正藍旗墩堡的村口,一片載歌載舞,到處是送行的人群,出征的士兵馬上要出發去沈陽集結,家眷們抱著對搶掠所得的美好憧憬,紛紛鼓勵著他們,一些沒輪到的人則有些嫉妒的站在一邊看著。後金幾乎每次對明的戰爭都損失不大,但收獲卻很多,這幾乎是他們維持生計的一項重要收入,不但有東西可搶,還有軍功,所以他們都很盼望這樣的機會。

聽著外面的吵鬧聲,塔克潭從凳子上站起來,把全身的衣服包緊,身上只掛了一把順刀,鎖子甲和食物都裝在馬背的褡褳中,他又把兩副箭插和兩副弓插都掛在馬背上,然後將一把大刀放到插袋中。

準備好這些,他就拉開柴扉準備出門,他們牛錄出兵二十人,還有三十多自行跟隨,這些人不能分旗中所搶的東西,但自己可以搶劫一些。大部分是甲兵,塔克潭是少數幾名余丁之一,因為他阿瑪曾經救過現在的牛錄額真,所以多少算個蘿蔔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