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返航(第2/3頁)

“陳兄弟考慮的是,果然比我周到。”

陳新又問起宋聞賢威海衛的情況,宋聞賢也不是太清楚,只說威海衛似乎比一般衛所要小,並不是一般衛所的五個千戶所。現今衛所官不值錢,只要有巡撫大人關照,那些衛所裏面的官員也不敢為難。

兩人說話間,盧驢子和朱國斌已經返回,等他們上了甲板,眾人一起拉起帆來,船上的十一個人拼了老命,總算把兩幅硬帆升起,這還是倭船硬帆小,要是福船的,恐怕他們就只能傻眼了。

“我們回家啦!!”陳新在船頭大聲喊著,一路的風波和血腥終於過去,眼前就是回家的路,寧承和盧驢子等人都大聲怪叫,發泄著心中的激動,朱印船駛出海灣,乘風向天津開去。

……

“狗子,你們今天別訓練了,就在鋪子中幫你周大哥裁剪布料。”

“哦,可是陳大哥說了要每天訓練的。”

“現在衣店忙不過來,你們暫時停幾天。”

“那我晚上下了工再自己練,好不。”

“那,好吧。”

夜幕下的二道街中,院子裏面點了幾支火把,還掛起好幾個燈籠,照得亮堂堂的,劉民有搽搽額頭的汗水,院子裏用木板搭了個長長的台子,海狗子和張二會拿了個紙片比著,在一塊布料上劃印子,王帶喜和周來福拿著剪刀在裁剪,周來福和江旺家老婆都在縫袖子,代正剛在另外一個小木台邊,正笨拙的用一個熨鬥(注1)熨燙衣服,地上堆滿碎料,原本還算寬闊的院子顯得擁擠而嘈雜。

旁邊幾家巾帽店也是一片燈火通明,都在加班加點,劉民有將大部分衣服都外包給他們,自己店中也做一些,這幾日生意太好,大家都累得不行。

此時周來福瞪著一對熊貓眼,他這段日子都在劉民有的這個蘭花衣店做夜工,白天還要去東門街上班,每天連軸轉,不過看在每件五分的計件費上,拼了老命在做著,一晚做個幾件,就有幾錢銀子,二十天下來收入已經有五六兩銀子,加上他老婆也在這裏做雜工,加起來有七兩多,他還是覺得很值得的。

鄧柯山急急忙忙從敞開的大門跑進來,也是滿頭的汗水,跟眾人打個招呼,就跑到劉民有身邊問道:“劉兄,三日前訂的田婆子的三件做好沒?”

劉民有瞪著發紅的眼睛,拿出本貨冊,他自己用筆畫成了他熟悉的表格,翻到三日前的訂單上,狀態竟然還是訂貨,連備料都還沒做。

“還沒做呢,現在哪裏來得及。臨清那客商的八十件還沒做完,昨日你又跑到碼頭去接了個京師客商的訂單,一下又要五十件,你又說客商不能等,最晚明天午後船就要走,這不全在趕你這兩個生意麽。”

鄧柯山接過劉民有的貨冊,他學習幾日,已經能看得懂二維的表格,抓抓腦袋道:“是我忘了,可實在難辦了,賣婆那邊三日前的還未做,這兩日又接回來三十多件了。咱能不能多找些人來做,象這種裁剪,可以找些婆子嬸子來幫忙,周哥這樣的就專門做紙板就好了。”

因為每個人尺寸不一,這時代的衣店都是按尺寸制作,因為絹緞等材料很貴,為了避免出錯而浪費材料,事先要用紙板按尺寸裁剪下來,然後再比著紙板裁剪布料,劉民有也沒有服裝經驗,事先沒有象後世一樣的按幾種規格制作,所以每件衣服都要重新制作紙板,而制作紙板就只有周世發這樣的專業裁縫才能做,所以就受限於裁縫數,難以提高產量。

劉民有現在後悔不已,早知道生意這麽好,就該定下大中小號,又哪會這麽忙,他眼下也正在改,給臨清和京師的兩批貨就開始使用固定規格。

他聽了鄧柯山的話不耐道:“你說得容易,這街坊能找的都找來了,現在家家巾帽店都在做咱們的衣服,你沒見立業坊的幾個裁縫都來當夜工了,還到哪裏找人去。人家婆子嬸子也不是個個願意做夜工的。還有,那袁木匠都累病了,剛才我去他家,這兩日都做不了木工,那衣架還不知道怎麽辦呢。”

劉民有說完瞪了鄧柯山幾眼,卻發現他額頭有一塊烏青,不由奇怪道:“鄧兄你這額頭是怎地?又紮火囤被人打了?”

鄧柯山一臉氣憤:“還不是那沈樓,你知道我隔壁張家巾帽店也擺了個木台,請了立業坊的李裁縫來做夜工,聲音稍大一點,那沈樓便每晚叫罵,說些風涼話……”

“你和他打起來了?”劉民有一聽沈樓,就想起那沈家娘子沈李氏,自己天天忙,已經很久沒看到過。

“我倒準備打他一頓,還沒來得及,他娘子勸了他一句,被他在屋中一頓好打,我聽不過,到門口去勸,剛好他一個碗摔出來,砸我一個大包。要不是劉哥你招呼過別跟他一般見識,老子早把他拖出來打個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