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權錢交易(第2/3頁)

“難怪如此。”

“哎,陳兄弟你或許不知,戚少保(戚繼光)便是登州人,早年襲替登州衛指揮僉事,後來才調去浙江備倭。要是如今戚少保還在,又豈容建奴跳梁。”

“原來戚少保是登州人。”陳新對戚繼光是真心佩服的,此人不但建立了威震天下的戚家軍,還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書,已經具有近代軍事操典的雛形,本人更是武功強橫,一生南征北戰,總能根據不同的形勢制定不同的軍事策略並取得勝利,以軍事天才形容毫不為過,陳新每次想到戚家軍一夜疾行一百一十裏山路奔襲台州,便熱血沸騰,那該是怎樣的一支軍隊。

說話間鳥船靠到岸邊,放下跳板,兩人跟著一名明軍把總,往海防道衙門走去,宋聞賢告訴陳新,那便是鐘大人的官署。官署門口兩邊各站兩名士兵,把總去找人通報時,兩人在門口等著,回報的人一會便回來,領了兩人進去。

陳新跟在宋聞賢背後,剛走到二堂門口,一個豪爽的聲音便傳了出來:“道石你可算回來了,這些日子叫我日夜擔心,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陳新從宋聞賢背後探出頭一看,面前一個方面闊耳的高大官員,也留了一副美髯,身穿紅色官服,胸前一個雲鶴圖案的補子,頭戴烏紗帽,腳穿官靴,腰間系了一個革帶,一臉的喜悅之情。給陳新的印象便是頗有領導氣質。

“道石見過鐘大人,累鐘大人費心,此行都還順利,只是途中偶遇海寇,趙海明為保船貨,卻不幸身故。”陳新直到此時才知道趙東家名叫趙海明。

鐘大人一臉驚訝,隨即變為痛惜之色:“哎,趙當家這又是何苦,船沒了可以買,人沒了留下船又有何用,但他這份忠人之事的人品,卻並非人人能有,若我大明官軍也能如此,大明有福矣。”

“是,這都是鐘大人善待趙海明之故,他感激之下哪能不用心做事。”

鐘大人搖搖手,又關切的道:“道石你自己沒事吧,這海賊可是兇殘得緊,難怪前些時日我心頭突發憂慮,應當便是憂心你等。”

“托大人的福,毫發無損。”

“好,這就好。”鐘大人一臉欣慰,他看到宋聞賢背後的陳新,問宋聞賢道:“道石,這位是?”

陳新連忙出來按宋聞賢的指點跪下行禮道:“在下陳新,見過鐘大人,鐘大人時刻不忘憂國憂民,那些兵士耳濡目染,定然更加用心殺奴。便是在下初次見到大人,也為大人的這份胸懷感佩不已。”

鐘大人撫著胡須,將馬屁照單全收,“你這後生儀表堂堂,方才所言,也可見有份忠義之心,快請起。”

宋聞賢等陳新起來,在一旁道:“陳新是船上財副,原本也是讀書人,憑著心中激憤,親手格殺了殺害趙當家的兇手,能文能武,眼下船上眾人都對他敬畏非常,倭國那邊李家公子,對他也是很欣賞的,陳新聽聞我說及鐘大人胸襟人品,非要跟來一仰尊容。”

鐘大人緩緩點頭,打量了陳新幾眼,宋聞賢的意思已經說得明白,此人已得到倭國李家的支持,帶此人來便是想用這人取代趙海明,他既是財副,財務都清楚,也不必再避開他。他先請兩人坐了,自己坐在主位,這才讓下人來上了茶。

宋聞賢等下人離開便開始匯報此次的收入,那倭國朱印船當然是不會提到的,他緩緩道:“鐘大人,此次出海,雖有些波折,但你的貨品毫發無損,本錢是八千兩,原以為就只能賺的八千兩,碰巧的是,此次倭國缺貨,便多賺了八千兩,如此一來,鐘大人便該有兩萬四千兩。”

“哦!?”鐘大人輕輕說了一聲。

隨後宋聞賢又一臉惋惜:“只是可惜了李大人的貨,那海賊打劫之時,有一賊寇跳入艙中,走投無路之下放了把火,我雖全力搶救,但還是燒壞了李大人多半貨物,眼下剛好夠李大人的本錢,心中惶恐,還不知如何跟巡撫大人交代,請鐘大人責罰。”

鐘大人手指輕輕敲著桌子,心中滿意,他聞玄歌知雅意,宋聞賢的意思已經了然於胸,李大人人走茶涼,不在其位,不得其利也是應當的,這兩人還算識趣,找這個理由讓出近半利潤給自己,李嵩要怪也怪不到自己頭上。

“道石哪裏話來,這海上行走,原本就有風險,能護得大半已是難得,既然還搶回了本錢,便把本錢還給李大人便可,此中情形,想來李大人也是能諒解的。”兩人談話間已經是對李嵩的利潤達成一致意見。

“是,多謝大人體諒,不知李大人現在何處。”宋聞賢早知道李嵩已走,卻故意如此一問。

“道石你還不知道,李大人前些日子已去了南京任戶部侍郎,現今的巡撫是孫大人,道石原本是李大人幕僚,日後是隨李大人去南京,還是留在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