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巡視

春汛期間長江會漲水,幾乎是湖區百姓每年都會見到的情形,後世的孫享福是在這個地區長大的,自然不會見了大水就心慌,但是能將整個清澈的江水變的渾濁,一天就上漲兩三米的大水,就不是那麽常見了。

從大堤上回來的時候,孫享福臉上就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了,武士彟一問,便心裏有數了,道,“荊湖之地,每年春汛漲潮,是必然,正明只需下令,讓地勢低窪的州縣,通知治下各鄉裏的百姓們注意水位,隨時準備往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便好,不過百姓們多半也不會理會官府的警示,因為此時正值春耕,田地若是不種,會比發水災還難挨。”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這正是我憂心之處,荊湖之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本是種植兩季水稻的上佳之地,然而,春上耕種頭一季的時候,會碰上春汛,夏季耕種第二季的時候,又會碰上夏汛,水患治不好的話,這裏終究不能成為國家的主要產糧地。”

孫享福研究高產水稻,就是為了解決國內百姓的吃飯問題,要是產糧地會時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那麽就可能引起國家的動蕩,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垸田,不是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嗎?”

“可是築垸成田的速度太慢了,這都兩年了,才築好三塊垸田,想要等到這裏的垸田產出能夠供應整個國家,只怕得幾十上百年以後,以大唐現在的人口發展速度,可等不得。”

社會安定,不愁吃穿之後,人口繁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歷史上,貞觀四年以後,僅僅是中原地區,平均每年就會增加七萬戶,二十萬人口以上,這些新多出來的人口,多數是沒有勞動力的新生兒,起碼要十幾年以後才具備勞動力。

而現在,大唐的人口比歷史上增加了一倍還多,如果新生兒的增長率與歷史上保持一致,每年新生兒的數量,至少能達到四五十萬,等十幾年後這些新生兒具備勞動力的時候,數量恐怕會累積到七八百萬,甚至是千萬,這就要求,大唐的糧食產量,在這十幾年間,至少要增加四五千萬石才行,而且,在這個增長過程中,種田的勞動力數量,不會增加,甚至還會因為別的行業的需求,和婦女年年生育等等原因,而減少,從孫享福所在的高度來看,農業方面的壓力,還真是不小。

如武士彟所說,比城墻還高還寬好幾倍的大堤,基本能夠抵擋這個時期所有的水患,然而,大堤要修的又寬又高,即便是發動一兩萬人,一天也挑不了多少,一年,築成一兩塊垸田,已經讓這些人很辛苦了,畢竟,挖土挑土,都是重體力活,而且,他們還要負責一定數量的農田耕種。

“其實,老夫此前也在想這個問題,不過,只是想到了一個稍微能夠加快一些速度的辦法。”

武士彟心裏是超級喜歡這種即能保障治下百姓的安全,又能高產糧食的垸田的,如果,荊湖地區這種垸田增多哪怕只要幾十塊,讓十萬戶以上百姓能夠生活在垸田區域,那麽,整個局面就盤活了,因為,屆時他在農閑時期,就能輕易的增調十幾萬青壯百姓來修築新的垸田,人手放大將近十倍,築垸的速度也會增加近十倍,一年增加一二十塊垸田,三五年以後,整個荊湖地區的垸田沿著長江和洞庭湖連成片,那麽,基本就沒有水患的問題了,畢竟,這個時期生態環境很好,起水患的原因,並非是水土流失,而是因為暴雨在春夏兩季相對集中所致,一般不會太大,延續時間也不會太長。

孫享福聽說有辦法,心裏一喜道,“是什麽辦法,應公還請道來。”

武士彟撚了撚胡須道,“黃河以北地區,哪怕是河南之地,秋收之後,百姓基本無事可幹,到了十一月,更是大雪連天,百姓們全部都會縮在家中過冬,直到次年開春化雪之後,才會下地耕種。而荊湖之地,氣候溫暖,即便冬季,一般也就是幾場小雪,並不會太影響勞作。如果,調北方青壯,秋收之後前來這邊挑堤築垸,哪怕只是勞作三個月左右,人數多了,也會對築垸的進度,有很大的幫助,調十萬人,一個冬季,至少也能築成三塊垸田,調二十萬人,就是六塊垸田。這邊的垸田越多,能夠安置的百姓也就越多,等農閑的時候,能夠征調到的人手也就更多。只是,這種全國的性的調動,非陛下不能做主,老夫此前想征調山南道境內的青壯百姓,都苦於沒有錢糧支撐。”

調了大量的人手過來,政策面不是做不到,錢糧才是關鍵,幾十萬人,每個月的光是吃喝,就得幾十萬石大米,而且,在這種冷天,幹重體力活,沒有高薪的條件開出來,百姓肯定會怨聲四起,按照大唐現在的工價,幹重體力活,月薪不給到三貫,都不算高薪,那怕只是二十萬人,以三個月的勞作期算,光是月薪,也要支付一百八十萬貫,加上食用的糧米,以及住宿,取暖的煤炭,各種衣物,工具等方面的消耗,沒有個三百萬貫,只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