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3/3頁)

不過很快,李世民就從冶煉作坊走了出來,面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要知道,唐初武風盛行,可沒有像宋明時期那樣獨尊儒術,通過馬賽的一席話,李世民已經在考慮工人地位的問題了,他現在受世家大族肘制,是因為世家大族壟斷了知識,壟斷了讀書人,可大唐真的需要哪些被他們壟斷的知識嗎?

未必,能夠讓大唐百姓吃飽穿暖,能夠讓大唐軍力強橫,生產效率提高的知識或許還更加重要,自己為何不大量起用懂這些知識的人為官,來打破世家對朝政的把持呢?

有這個想法,李世民要考慮的就是做到這個想法需要怎麽做了,蕭瑀曾經說過,士人對任何其它階級的人為官都會持反對態度,轉變士人的看法,是關鍵。

經過許久的思考之後,李世民對大唐還未恢復的科舉制度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或許是受到了幸福村氛圍的影響,他開始更加的喜歡動腦琢磨如何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想要轉變士人對其它階級的歧視太不容易了,那為何不開辟出一條讓普通人成為士人的通道?

科舉制度應該改一改,應該分門別科,任何一科,有一定的基礎文化知識,就可以通過不同的專業考核,獲得士人身份,當然,儒學子弟得給他們一些特權,大不了把核心議政的幾個宰相位置專門留給他們,而考工科入仕的人,只能做工部一系的官員。

這個想法一萌生之後,就在李世民的腦海裏一發不可收拾,歷史上,就是李世民就是完善科舉的鼻祖,他將科舉分為秀才,明經,俊士,秀士,明法,明字,明算,明醫等五十多個科目,但由於很多科目不為重視,後來逐漸廢除,不過,現在卻不一樣了,想通的了專業人才要用在專業事情上這一點的李世民,一定會把自己構想出來的制度堅定的執行下去。

他不會蠢到用一個不懂制造工藝的儒生去管工部,不會蠢到用一個不懂刑名律法的儒生去管刑部,當然,還有更多像幸福村搞出來的專業知識,都需要懂得這些方面專業知識的人為官,才能真正管理的過來。

所以,這一天,他找了幾位肱骨大臣來商議了老半天,集思廣益之後,一套更加完整齊備的科舉制度逐漸成形,當然,目前這套制度只是在考慮設計方面,真正在全國執行,還得他等解決了內憂外患,讓國家安定下來再說,他從來不是一個急躁的人,謀定而後動才是他經營出貞觀盛世的主要原因之一。